政黨倡住禁閉營也門難民:寧跳維港死

政黨倡住禁閉營
也門難民:寧跳維港死

【本報訊】在同一天空下,有人離鄉別井來到香港,為的只是能過正常生活。「我的人生從不在自己手上」,生於也門的沙軒(Saad Hemyar)為逃避內戰,3年前跟隨父親來港尋求庇護,等待至今仍然去向未明。近年「假難民」牽動社會神經,有政黨建議設立禁閉營強制酷刑聲請者入住,沙軒聽罷即望向身後的維港,「如果這樣我就會跳下去,我寧願死」。
也門內戰雖未有奪走沙軒性命,卻使他的童年支離破碎。為了生存遠離家鄉,沙軒現時一家7口住在長沙灣的唐樓單位,雖然比故居狹小,但天性樂觀的他自覺幸運,「起碼我可以繼續讀書」。現年19歲、就讀中五的他下年將應考文憑試,僅用了1年時間便學懂英語,他一臉自豪「老師也很驚訝,讚我有天賦」。

3D戰亂畫作今展出

談到夢想,沙軒說很簡單,只是「Be a citizen, pay the tax, help the people」(成為居民、交稅、幫人),希望以後加入人權組織工作,可惜現實生活中,他本獲獎學金到內地交流,卻因不可離港而被迫放棄。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人權教育幹事呂衍瑩狠批,入境處審批難民個案全球最慢,成功率僅得0.6%,每月僅發放約4,000元生活津貼,缺乏支援使難民過上非人生活。為響應本月20日的世界難民日,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今日移師銅鑼灣時代廣場外,展出美國藝術大師以3D方式描繪戰亂的大型畫作《With Syria》,公眾可免費到場參觀。
■記者梁銘恩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