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眼睛」盼公眾關注保育

「神的眼睛」盼公眾關注保育

【本報訊】由齊柏林拍攝、在2013年上映的《看見台灣》引起轟動,全台票房達2.2億元新台幣(約5,700萬港元),成為台灣紀錄片最高票房紀錄,並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引發各界關注台灣生態環保問題,也令他成了家喻戶曉的「環保導演」。他生前受訪時表示,高空攝影是「神的眼睛」,希望自己當起「神的眼睛」,帶領觀眾看見大地的美好與脆弱。

事發時齊柏林一行人正前往拍攝花蓮長虹橋景象。互聯網

棄百萬退休金 借貸拍攝

齊柏林從學生時代就愛拿着相機到處跑,退伍後第一份工作擔任婚紗攝影助理,首次空拍經驗是拍攝房地產,隨後航空公司只要有空拍業務都會找他。20幾年前他剛開始空拍時,一心只想拍出美麗的台灣,直到1999年的9.21地震後,他看見台灣環境劇變,不斷被人為破壞,於是在他從事公職第23年、只剩3年就能退休時毅然辭職,放棄103萬港元退休金,並克服畏高症,開始拍攝紀錄片《看見台灣》。
他去年接受專訪時提到,2009年颱風莫拉克引發水災,是他「第一次在飛機上掉眼淚」,也加強要拍攝《看見台灣》的決心。他累積400小時的直升機飛行時數拍攝《看見台灣》,當時租用直升機每小時需約3.9萬港元,空拍總共耗資高達2,332萬港元,成為台灣史上最高成本的紀錄片。
齊柏林抵押房子、到處借貸,卻處處碰壁,還被企業質疑「商業模式在哪裏?觀眾在哪裏?」直到最後找上導演侯孝賢,侯在看過6分鐘初剪片後支持他,最後在台達電等企業贊助下完成夢想。
據悉,《看見台灣》剪出來的第一個版本,多名導演看過都說太沉重,美麗的部份太少,最後《看見台灣》調整成美麗與哀愁各佔一半。這套紀錄片上映後影響深遠,激起台灣人的環保意識,並陸續揭發多宗知名大廠污染事件。齊柏林也曾多次公開就台灣環境污染問題表態,抨擊黑心商人。
■記者蕭 宇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