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裏的燭光 - 蔣芸

手機裏的燭光 - 蔣芸

李麗霞老師傳來了今年六四的燭光,凝視良久, 傷感中還帶着無限的欣慰,一粒麥子不死,一點燭光不滅,人間的是非正義還在,帶來的是香港僅餘的一點希望,這應該是無論那一種說法也奪不走的。
這二十多年來,多少次擠在人群中,沒有呼朋引類,也沒有搖旗吶喊,我的心至今仍會顫動,當時光流逝,從中年走向老年,我們的下一代也從孩子變成了年輕人中年人,官方數字東折西扣,甚至減到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都不重要,一部份大學生的無知無感無情只會為他們成長的過程留下污點及失去尊嚴,那是個人的選擇。
香港人悼念六四,為死難者的亡靈致哀致敬,是發自內心的良知,是對抗專制暴行的表達;與新一代老一代的說法風馬牛不相及,歷史不容抹滅,更不能改寫,即使過了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要叫人去忘記或根本不提不紀念, 難道還配作為一個知識份子?最基本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失去,為了少許看得見的利益泯滅自己的良心。可憐還沒有真正踏入社會已枉做了小人;愈是害怕,愈是要計算利益前途,所失去的將會更多;失去的是年輕人的使命和香港人的權利。
慚愧是不良於行的我,今年沒能去參加維園的燭光聚會,當年曾相坐無言的老友,有些已到了另一個國度,有些為下一代的前途早已移民,二十多年人事滄桑變幻,老去了壯志豪情,但是只要一支燭光不熄,心中的火種至死也不會滅,我們無法期許變了心腸的年輕人,至少,我們還能保持着心中的大是大非,一支燭光不滅,人間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