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和曾小B講故事時間。上回講到,我們發明了三隻小豬的改良版,大灰狼不是要吃小豬,只是想和小豬玩;大灰狼掉到熱水不是燙死,只是洗了熱水澡。這是1.0版本。
最近再講這個故事,發現有2.0的另一層意義。
為甚麼大豬和二豬的房子都讓大灰狼吹走了?因為他們用的是茅草和木板,一吹就倒。為甚麼三豬的房子安然無恙?
因為三豬是用磚頭起屋。
無錯,你看到了那個現實意義了嗎?
磚頭最穩陣。
哈哈哈,那天我講到這個段落,無意中講了這個曠世金句,「磚頭最穩陣」,忍不住大笑三聲。
多厲害!童話故事原來早就隱含中國人的生活智慧,阿媽教仔,磚頭最穩陣,原來和三隻小豬有關。
然後發現三隻小豬故事有更多深層意義。
為甚麼小豬要起屋?因為豬媽媽說你們長大成豬,要獨立生活,自己搬出去生活吧。
現實便慘了,港孩長大了根本不能搬出去住,只能弱弱的靠家人,三隻小豬最終只能和豬媽媽擠在豬欄。
好吧,即使真的搬了出去,三隻小豬又豈能這麼富貴,每豬一間獨立屋?看武俠小說,或文學作品,那些大俠或者文人,常有避世山林,找一山頭,開荒闢地,建屋起房,也沒有人收地租,也沒有政府官員來過問。否則何來這許多隱士?
今天除非你是有勢力人士,否則即使新界荒郊,也是官地,不能非法佔用,想退隱山林做野人也是犯法的,更遑論像三隻小豬,可以起屋。
順帶一提,常說陶淵明是「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風骨典範,但看其《歸園田居》有一句「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該死﹗十餘畝的地、八九間的屋!這種「窮文人」我也願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