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筆記︰Comfort zone中的MVP - 仙道彬

總決賽筆記︰
Comfort zone中的MVP - 仙道彬

籃球是團隊運動,1+1>2才叫理想;可是看騎士今仗的打法,實在不能說是團隊籃球,29 vs 17次助攻是一個指標,48.2% vs 44.4%命中率又是一個指標。在頭三節,騎士打得極好,看第一節勇士不清醒的射入九球三分,可是LBJ射八中七得16分,依然讓騎士頂住;當所有人都以為勇士在第三節會一如前兩場般拉開,可是今次的騎士反而打出33:22,三分波還要比勇士多三個(4 vs 1)。在馬刺對勇士時,為何缺少了尼納特(Kawhi Leonard)會差這麼多,除了因為他的防守,就是因為勇士「蟻獅地獄」防守的最大弱點,是當第一點被突破後,一補位就易出現漏洞,加上身高不夠難有人在籃底補防,所以有突破能力的球員是勇士防守上的剋星。
LBJ做得到,但問題是首兩戰隊友跑動不足,接應不了,來到今仗,Kyrie一次又一次把防守劏開,隊友也都醒覺了,JR史密夫三分波達50%有16分,雖然防守也有發夢,但起碼值回身價,而高華(右)跑位入樽及兩球三分也同樣有用;至於老將謝菲遜(Richard Jefferson)守住KD,森柏(Iman Shumpert)在有限時間(12分鐘)凍結S.Curry,也盡了力。看正選中鋒T湯臣今仗的表現(0分3籃板2封波),就算路爾教練嫌Channing Frye太慢,我也不明白為何不試用一下幾位前鋒中最夠活力的D威廉士(Derrick Williams)?當見到K.Love搏命到幾乎拗柴,TT卻如同廢人,實在灰心。

騎士關鍵波收高華敗筆

而去到關鍵時刻,騎士落後三分,叫過暫停後在前場發球,可是路爾居然換走射手高華,加上路夫要開波,令騎士基本上只有兩個三分選擇,讓勇士更易防守。在最後一刻出TT有何作用?難道他可以搶到進攻籃板?單擋特別好?在沒有三分、甚至沒有進攻能力下,用他而不用高華的原因,真是想爆頭也不明白。要是讓這位射手落場,簡單一點,由LBJ入楔引來包夾後外傳,相信成功機會更高。
Defend the Land是騎士的口號,回到季後賽只曾一敗的主場,騎士守到了46分鐘,幾乎就打破勇士的長勝紀錄,可是細節上的佈置,戰術上的執行、體力上的分配、甚至最後一擊的部署,都非長期訓練而成不可,這也是騎士與勇士的分別。
朋友賽後問我,KD是否值得贏取FMVP?相信看過他的攻守表現,大部份也會認為他值得,但處身於最舒適的comfort zone,少了拼盡全力的感覺,也令「含金量」打了折扣。正如當日LBJ加盟獲迪(Dwyane Wade)的熱火,身價難免打折扣。
今仗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騎士最後仍放虎歸山;看賽後KD接受訪問時仍然認真,Iggy偷波成功後即叫隊友冷靜,全隊都戰戰兢兢,小心行事,實在難有敗理。既然上季可以造出73勝,我也很想看看在季後賽全勝捧盃的球隊出現。
仙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