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一個慶祝回歸的活動上致辭,指香港青年被本土分離思潮誤導,勸喻年輕人要多了解祖國國情和一國兩制,又強調香港一直保持繁榮穩定,才能夠遠離動盪、戰亂和恐怖襲擊。
張曉明這一番話成不成立?20年來,香港人不論是個人事宜還是工作上,接觸中國的機會遠比以前多,但看到的是中國重判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軟禁毒奶粉發現者和「協助」異見人士上吊自殺;看到中國人每日吸着毒氣、吃着地溝油、喝着毒奶假酒。但官方還在製造歌舞昇平的假象,告訴大家:即使你活在地獄,也是活在一個充滿詩意的地獄。
活在港英年代的香港人,習慣凡事皆以邏輯看待,所以看着一國兩制的另一套邏輯,越看越糊塗。以常理理解事物的香港人,是不可能明白董伯伯的一句「中國好,香港更好」。因為過去20年,你看到中國熱錢流入,令你更難置業結婚生仔;你看到中國人把沙士帶入香港,為香港人上了慘痛而重要的一課;你看到中國的父母把香港人的床位、奶粉和學位搶光,令你孩子一出世就要與13億人的下一代競爭。隨着中共在港的話語權增加,你將會連發表意見的渠道都失去。
那20年前的香港人又看到甚麼?反右、大躍進和文革,再加上八九民運的慘劇,中國每一次的政治漩渦,都影響着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動盪、戰亂和恐怖襲擊,除去二戰時期日軍侵略,亦只有六七暴動可以放上案頭作例證。
但六七暴動是甚麼人發動?街上的「真假菠蘿陣」殺害了多少香港人?商台播音員林彬又是怎樣死的?只要你的記憶力不是跟金魚一樣,這一段血寫歷史就不可能被磨滅。如果以今日的標準來看待,你更會質疑六七年的暴動,是否應該改稱為恐襲。
共產黨和伊斯蘭國,沒有誰比誰高尚,同樣是殺人如麻,同樣是散播仇恨。不同的是,六七暴動發生在英國的海外領土,恐怖襲擊發生在倫敦和巴黎本土;香港市民當年沒有用愛與和平作口號去舉辦集會,而是全力支持港英政府逮捕擾亂社會的暴徒;英國和法國則用燭光和鮮花化解仇恨,結果恐襲一次又一次得手。
無他,皆因在大愛包容的名義下,西方白人都練就了一套瞞騙自己的好武功。而經歷中共管治的20個年頭,香港人學得比西方白人更快,早已懂得催眠自我,接受一個在你城市中發動恐襲的恐怖政權,去主宰自己的未來和命運。
范克
自由撰稿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