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諮會委員斥重置宋元古井欠氛圍

古諮會委員斥重置宋元古井欠氛圍

【本報訊】港鐵沙中綫土瓜灣站工地早年發現大量宋元遺蹟,古諮會昨討論港鐵及路政署提交的最新保育方案,即將「J2」宋元古井(圖)及晚清時期引水槽原址重置,日後土瓜灣站部份大堂將採用透明天花板,市民抬頭可欣賞到古井;又指於站內設置兩個玻璃櫃,展示宋元文物。但有委員斥保育方案未能將宋元遺蹟的氛圍全面呈現。
古諮會2014年底決定將沙中綫土瓜灣站內的「J2」宋元古井及引水槽,以「先拆除,後重置」方式保育。古諮會昨開會討論最新保育設計方案,包括將「J2」宋元時期古井及一條晚清時期引水槽,在土瓜灣站車站大堂上方原址重置。另建議在土瓜灣站設置兩個分別7米及15米長的玻璃櫃,展示已出土的陶瓷器碎片、古錢幣等文物。

永和號列一級歷史建築

不過,委員羅健中質疑,現時保育方案未能呈現過去的整體氛圍,「呢度一忽、嗰度一個櫃,整體氣氛睇唔到,(港鐵)冇真正放心機落去」。他認為,應透過車站設計,凸顯過去的歷史氛圍及故事。
委員陳家駒也質疑,現時在車站上方開天窗欣賞古井,「係咪最理想觀賞方式?」亦有委員質疑港鐵的展示櫃只是「多幾個古董櫃」、「好似港鐵賣廣告大燈箱」。
當局指土瓜灣車站上方未來將興建考古為主題的公園,並由康文署負責管理,除了展示工程期間出土的文物,公園設計也會彰顯宋元歷史。港鐵指可在站內加設文字或圖片展板,配合公園主題。
此外,古諮會通過將3幢現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建築物,包括跑馬地東蓮覺苑、九龍佑寧堂及大澳寶珠潭側的楊侯古廟列為法定古蹟。
至於屬市建局重建範圍內的中環威靈頓街120號、即前身為「永和號」雜貨的戰前唐樓,因外觀、屋頂及木樓梯保持完好,更保存了以英泥壓制的水泥階磚,古諮會通過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並就評級諮詢公眾一個月。
■記者譚靜雯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