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土物 - 唐顧

潮州土物 - 唐顧

黃安濤的潮州之任似乎格外長。專欄已數篇,書中只三頁,到今天,他還在用外鄉人的眼光打量一切。土風不外人情物產,江南人到嶺南,也遇到諸多經驗以外的新物什,遂有詠物十二題。
大約是地近炎方,放眼望去,一半日用品都取其涼意。藤枕、竹床,可得一夢安然。兩結句都很幽默,枕頭是「只消一覺清涼夢,縱遇仙人不借渠」,似乎還反用了仙人借枕的黃粱夢故事。竹床則是「此君寢息相偎倚,畢竟能醫俗骨無」,竹被視為君子也久矣,人卻依舊只是凡夫,這點兒自嘲倒難得。
葵衣也使我覺得有趣。似乎真就是葵葉所製,功用又很不少。冬日可覆蓋屋頂,雨日又能在大車上遮擋行李。對於漁翁、農夫,防雨防曬都很適合。也是好奇,順手查詢一番,今日東莞尚有一條葵衣街,而如今在網上售賣葵衣的廠家,居然也還多在廣東一帶。產品介紹中談及功用,亦不外詩中諸端,只是成交記錄已寥寥。
寫名物而帶及風俗地宜,又有蔬籃與漁燈。前者於形制不着筆墨,但言「野老送新偏愛早」。這一句下有小注,說明當地農人每以應季時蔬饋送上官,府署中人賴此得知季節消息。一籃蔬菜,也是大自然捎來的信物,悄悄關合人心。後者自是水邊生活者才有的體會,一到夜間,近岸處星星點點,短柱微紅,弱焰青青,是我從未見過的場景——自然如今也很難再見了,卻是如畫風景,可以閉目想像。詩人多感,更為周遭添寫數筆。蘆花柳絮四時變換,有時風,有時雨,有時夕陽或夜霧。
體物入微者自堪惆悵,只因百年草草,風俗存沒各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