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6月9日】
119年前的今日,中英兩國簽訂一份影響香港深遠的協議—《展拓香港界址專條》(The Convention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Respecting an Extension of Hong Kong Territory)。條約規定中國政府同意向英國租借出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土地。
條約在清光緒24年簽定,內文稱:「溯查多年以來,素悉香港一處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資保衞,今中、英兩國政府議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圖,展擴英界,作為新租之地。其所定詳細界線,應俟兩國派員勘明後,再行畫定。以九十九年為限期。」條約簽定的99年後,即1997年,界限街以北土地,連同香港島及九龍半島,又重新成為中國領土。
九龍城變「三不管」
《專條》並特別提及九龍城:「所有現在九龍城內駐紮之中國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惟不得與保衞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其餘新租之地,專歸英國管轄。」在港英時代,九龍城一直被視為「三不管」地帶,比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更加「高度自治」。
曾經是臨海地區的九龍城,在英國佔領香港島後,興建了一座有石牆、瞭望台和城門的寨城。城內有衙門、士兵營房和軍火倉庫,並且有清政府的駐兵。至1899年,英軍將清廷官兵趕走。自此寨城便缺乏法治和管理,落入黑社會手上。1987年,港英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