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沒有最亂 只有更亂(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中東沒有最亂 只有更亂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由沙地阿拉伯牽頭的「圍剿」卡塔爾攻勢如何發展,能不能和平收科仍是未知之數,唯一能確定的是沙地阿拉伯跟伊朗的爭雄將會變本加厲,雙方代理人之間的戰爭必然加劇,中東勢將跌入沒有最亂只有更亂的境地。
先了解沙地阿拉伯為何突然出手教訓卡塔爾這個海灣國家、油組織成員及鄰居。沙地今次聯同埃及、巴林等遜尼派阿拉伯國家對付卡塔爾,是因為沙地王朝覺得卡塔爾兩面三刀,一方面縱容半島電視台在阿拉伯國家四處點火質疑當權的政府,另一方面又跟伊朗眉來眼去,包括暗中資助伊朗支持的哈馬斯組織。
兩個原因之中,第一個是藉口,第二個才是死罪,因為伊朗正正是沙地為首的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的頭號大敵,受憎惡程度比回教徒死敵以色列更甚。
伊朗跟沙地阿拉伯同是伊斯蘭國家,但分屬不同教派,前者屬於什葉派,後者屬於遜尼派。兩派雖同出一源,但千年前已各走各路,各有自己的歷史脈絡、教義與經典。中世紀受蒙古人、奧斯曼王朝統治的時候,兩派都掌握不了權力,總算相安無事。十九世紀開始西方列強瓜分中東,伊斯蘭教徒不管遜尼派還是什葉派都成了英、法、俄等強權下的子民,無力反抗,只能乖乖的接受外來政府的管治。
直到二次大戰後中東各國獨立,大家開始注意不同種族、宗派間的分歧,爭端由此而起。伊朗79年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後,開始對外輸出伊斯蘭(什葉派)革命,打破原來的勢力平衡,令原本主導伊斯蘭世界的遜尼派深感受威脅。
其後發生伊拉克伊朗戰爭。當時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看準伊朗在革命後國貧民弱,又受美國制裁,希望乘機搶佔部份邊境油田。但兩伊之戰很快就變成遜尼派國家圍剿伊朗的行動,沙地阿拉伯出錢出武器不遺餘力。沙地之所以支持薩達姆並不是因為喜歡他的獨裁統治,而是他可以削弱伊朗這個什葉派大國,並且大力制約伊拉克境內佔多數的什葉派回教徒。
但自03年美國出兵伊拉克推倒薩達姆政權及推動西方式選舉後,什葉派一躍成為伊拉克新政府的掌權者,反過來迫害遜尼派穆斯林。自視為遜尼派保護人的沙地阿拉伯自然非常不快,擔心伊朗及什葉派勢力進一步擴張,於是秘密支持遜尼派民兵組織攻擊伊拉克政府,伊斯蘭國的崛起正是副產品。

雙方報復會不斷升級

到美國跟伊朗就核計劃達成協議,開始取消對伊朗的各項經濟制裁,沙地更感擔心,恐怕失去圍堵伊朗的最後防線。正在進退維谷之際,美國政府換人,由主和的奧巴馬變上亂搞的特朗普。這位仁兄外訪第一站就是沙地阿拉伯,並且重提伊朗是恐怖襲擊源頭,不能輕易放過。
究竟特朗普跟沙地皇室有甚麼秘密協議目前不清楚,只知道沙地同意向美國購入千億元計的先進軍備。而在特朗普回到美國不久卡塔爾就被「圍剿」,美國跟沙地之間的默契不言而喻。
只是,伊朗在中東的勢力盤根錯節,伊拉克固然成伊朗盟友,敍利亞部份反對派武裝、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自治區內的哈馬斯都是伊朗的代理人。沙地「圍剿」卡塔爾對伊朗影響不大,美國大賣軍火予沙地也不可能大幅削弱什葉派的力量,更不要說令他們屈服在遜尼派之下。唯一的結果是雙方報復不斷升級,小規模戰爭、內戰、代理人戰爭將會越演越烈。

盧峯
資深傳媒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