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胸懷祖國」的歷史詛咒 - 盧峯

蘋論:「胸懷祖國」的歷史詛咒 - 盧峯

那個寫幾個字就能讓民建聯籌款過千萬的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大概以為自己真的有真知灼見,字字珠璣,開口閉口都在指點香港及香港人該做甚麼,該如何做才能令「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前兩天他在一個青年活動上又大放厥詞,提醒香港年輕人要「胸懷祖國」才會有大志向,大格局,才能有超越香港的視野。
張曉明這番話的主旨其實不是勸勉青年人,而是在履行打擊本土分離主義思潮的政治任務。可惜,他這番「胸懷祖國」論不單跟當前的政治氣候毫不相配,從歷史及現實看也毫無說服力,甚至可能越說越令香港年輕世代把祖國看成鄰國!

愛國青年無好下場

這幾天香港最重要的政治活動就是六四28周年悼念晚會。不管出席集會的11萬人還是沒有出席的市民都免不了在想在談28年前發生的這宗血腥鎮壓。那「六四」是甚麼一回事呢?六四就是一大群「胸懷祖國」的熱血年輕人(包括內地及香港)的慘痛經驗,就是一大群「胸懷祖國」年輕人夢碎的日子,就是一些「胸懷祖國」年輕人失去生命或開始承受無盡紅色恐怖鎮壓的時刻。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北京天安門廣場坐滿了心懷祖國的年輕學生,長安大街上擠滿了心念家國的工人市民。可是北京當權者是怎樣對他們的呢?是用坦克車輾過他們,是用衝鋒槍、達姆彈擊傷擊殺他們,是用木棒皮帶使力的朝他們的頭上猛打,令他們頭破血流。正是因為北京血腥鎮壓「胸懷祖國」的年輕人,香港市民才義憤填膺,年復一年的悼念及追究,還得受當權者的鷹犬爪牙滋擾施壓。在這個時候,張曉明居然好意思再叫年輕人「胸懷祖國」,這不是把大家當儍瓜嗎?
再看中共歷史,「胸懷祖國」的年輕人往往沒有好下場,倒是身懷外國護照、住在外國豪宅的富二代官二代才真的前程遠大!文革的時候,千萬計「胸懷祖國」的年輕人積極投入運動,上山下鄉,希望真的能破舊立新,令中國走出一條新的革命道路。誰知文革原來不過是最高層權力鬥爭的工具,是毛澤東用以打敗政敵的騙局。當他成功手握大權,把劉少奇鄧小平等老同志擊潰後,心繫祖國參加文革的青年人變成暴徒、反革命分子,被鎮壓被軍管,被驅逐到北大荒開墾。幸運的還有機會在十年後回家與親友團聚,不幸的就此葬身荒野。「胸懷祖國」年輕人受的是這樣的愚弄、踐踏,張曉明還要香港年輕人走同樣的道路嗎?

政權不容提倡改革

退一步看,若真的想年輕人心繫祖國,了解接納中國的視野與格局,北京當權者可得讓年輕人對中國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份參與,有發言權話語權吧!很抱歉,近十年來民眾對國家發展情況及方向的話語權越來越低,甚至會因此惹禍上身。且看毒奶粉案的趙連海,且看烏坎村書記林祖戀,且看劉曉波,他們不過對國家一些不當的政策及做法提了一些意見,提了一些改革,就變成尋釁滋事,就變成顛覆國家政權,林祖戀、劉曉波仍在獄中,趙連海則在出獄後不敢再哼一聲。
由此可見,在北京當權者心裏,民眾包括年輕人當個聽教聽話的順民就好,不要有甚麼意見,更不要癡心妄想有份參與決定國家的發展,國家是對是錯都不容年輕人多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年輕人「胸懷祖國」有甚麼意思呢?是只能當政權的傳聲筒麼?
更何況中國的發展越來越不是走向世界,不是走向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而是關門稱王,自吹自擂,越來越不尊重個人的權利與尊嚴,越來越視民眾的自由如無物。除了手執萬億外匯儲備以外沒有甚麼令人稱道、艷羨的成就,也沒提出甚麼有益世界的制度、想法、理論,有的是暴發戶的淺薄與傲慢。對香港年輕人來說,暴發戶的嘴臉、視野值得學嗎?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