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派的撒馬利亞人(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本土派的撒馬利亞人
(執業律師 任建峰) - 任建峰

《聖經》記載,耶穌傳教時很喜歡講故事來作比喻。「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是其中一個最出名的。話說,有經師挑戰耶穌,問究竟怎樣才能得到永生。耶穌要求經師自己說出經文上的教導,然後經師說出了一些條件,包括要愛鄰人如愛己。但經師繼續「挑機」,問耶穌究竟誰是大家的鄰人。
耶穌於是說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聖經》沒有記載其種族,但按前文後理,這人應該是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去耶利哥城的路途中被強盜搶劫及毆打至半死。其後,有兩位有宗教地位的猶太人經過,不過都沒有拯救他。但一個路過的撒瑪利亞人同情傷者,為他包紮傷口,把他帶到客棧,還付錢給客棧老闆、要求他好好照顧傷者。說完故事後,耶穌問經師,究竟誰是傷者的鄰人,經師立刻承認,拯救他那位正是。
這個故事是有歷史背景的。當時耶路撒冷至耶利哥城的路途惡霸雲集份外危險。另外,撒瑪利亞人原本就是猶太民族的一部份,但兩群人因各種歷史、地理因由而逐步變得疏離,甚至變成仇人。撒瑪利亞人宗教、文化習俗與猶太人有點不同,而猶太人就算自己不停被統治他們的政權迫害,都仍推動迫害及以恩主、優越、自恃猶太正宗的心態去看不起撒瑪利亞人。
或許是基於近年關於悼念六四的新聞,這個《聖經》故事與其歷史背景令我在想:如果故事內的撒馬利亞人帶着香港本土派、港獨派人士思維去處事,我相信,他會大條道理不理會那個半死的猶太人。
這個撒瑪利亞人會說:「條路已經夠難行,我只顧自己是應該的。雖然我同情他被害到半死,但這是鄰族的人和事,與我這個撒馬利亞人何關?再者,那些猶太人自己被迫害都不理,還要來壓迫我們,我為甚麼要理會他們的傷者?會知道與認同我這樣幫那個猶太人的都只會是客棧老闆,但他別有用心,想消費我的同情心而騙取收入,我為何要給他益處?」
如果這個撒馬利亞人角色是這樣的思維,他還是一個「好」撒馬利亞人嗎?如果耶穌說的撒馬利亞人故事是這樣,向他「挑機」的經師最終能有多麽不願意都要同意耶穌的說法嗎?如果耶穌推崇的價值觀是這樣,他會能感召到人去跟隨他、奉他之名而創立的宗教能二千年屹立不倒嗎?如果大家聽到有父母用一套類似的道德觀教導下一代,大家會覺得是恰當嗎?如果是不恰當的話,為何有人又可以覺得只要是出自「社會未來棟樑」的口中,弱肉強食、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政治倫理就可以接受?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的想法「離地」、「天真」、「耶×」,但這總比做人涼薄好吧。總言之,平反六四、還我旺陽、毋忘曉波、擔心劉霞、關注和平、景仰胡佳。
✽以上是筆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他所屬的律師行或團體。

任建峰
執業律師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