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食物金屬含量標準嚴重落後,政府建議修例,參考食物法典委員會標準,為145項食物定出或修訂上限。其中鉛含量安全標準將大幅收緊,現時固體食品每公斤上限一律為6毫克,當局擬將食品分類並定出不同標準,如蔬菜類建議收緊到每公斤上限0.1至0.3毫克,瓜果類則收緊至0.05毫克。政府消息指,將來超標樣本定必增加;業界擔心標準過於嚴謹,會減少供港蔬菜數量,令菜價上升。
記者:嚴敏慧
政府建議修訂《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參考食物法典委員會,將現時以固體或液體作食物分類,改為按個別食物訂定最高含量,規管項目由19個增至145個,當中90個會較現時標準嚴格,6個則較寬鬆。當局又新增規管7種金屬,包括錳、鎳、硼、鋇、銅、鈾、硒,針對規管天然礦泉水及瓶裝飲用水。
或導致菜價上升
香港的食物鉛含量標準一直遠較國際寬鬆,今次修訂將與國際睇齊,各類食物鉛上限將大幅收緊。現時鉛標準為所有固體食物每公斤6毫克,液體食物每公斤1毫克,建議中食物種類會細分,如葉菜類蔬菜會收緊至每公斤鉛上限為0.3毫克,根菜、薯芋類蔬菜收緊至0.1毫克,水果亦收緊至0.1毫克。政府消息人士相信,收緊標準後超標樣本會增加,但未能估算增加幅度。
現行海產中鎘最高准許濃度只針對蟹肉、明蝦、蠔及小蝦,修訂標準後將擴闊至其他甲殼類動物如龍蝦等,消息人士相信海產業界影響較大。有關修訂會由即日起至9月5日,諮詢公眾3個月。
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客座副教授梁嘉聲表示,現有法例明顯落後於時代步伐,食品種類變化繁多,有必要分門別類監管。
他指,新標準有部份明顯較舊標準嚴格,如水果等的鉛含量大幅下降,但相信不會影響到市面食品供應,因為新法定標準,主要依據政府過去數年檢測樣本數據得出。
本港大部份蔬菜從內地進口,將新標準與內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物中污染物限量》比較,各類蔬菜鉛含量上限與本港相若,但蕓薹類蔬菜,即西蘭花的內地上限為0.3毫克,較香港上限的0.1毫克寬鬆。
入口蔬菜批發商會會長袁昌表示,若標準高於內地,蔬菜入口或會減少,因為內地可以選擇內銷而不輸港,而菜價亦將上升。他又指過去數年港府已容許直銷菜來港,批發菜生意難做,再收緊標準生意更受打擊。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