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第二批銀色債券(簡稱銀債)昨起接受認購,有銀行表示首日反應理想,每人平均認購10手;但有長者認為銀債抽中手數少、息率不高,偏向選擇匯豐、恒生等銀行股。
旺角匯豐銀行昨早未見有長者排隊認購。78歲的陳伯稱,去年推出首批銀債,每位認購長者最多僅獲分派5手太少,息率亦偏低,「我買匯豐、恒生都唔止」,故不打算認購。至於曾認購銀債的盧伯預計購入5手,認為「有啲利息,好過擺喺銀行」。
iBond息率跌至最低
中銀香港助理總經理張穎思表示,銀債兩厘保證回報算吸引,進取的投資者可買入5手或以上;而昨日認購反應理想,每人平均認購10手,與去年相若。恒生銀行表示,昨平均每人認購約11手。
上海商業銀行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估計,今年認購銀債人數與去年相若,雖然通脹掛鈎債券(iBond)今年不再推出有助銷情,不過近日股市暢旺,而通脹處於低位,或會抵銷正面影響,但無論如何兩厘回報算是吸引,料可超額認購。
本港通脹近月回軟,金管局昨公布一批2019年到期的iBond息率,根據過去半年的通脹率平均值計算,僅為1.02厘,以持有1手1萬元計算,半年的利息實收51元,是iBond推出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外,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近日拾級而上,匯豐今日將12個月期利率調升至3.95厘,起存金額為兩萬元人民幣。若果存入10萬元人幣1年,即利息為3,950元人幣。
不過,張穎思表示,投資者為4厘回報而兌換人民幣的機會不高,不擔心會影響銀債的認購。
新一批銀債年期為3年,每手1萬元,每半年派一次息,息率與過去半年平均通脹率掛鈎,最低兩厘保證回報,認購期將於6月14日下午二時結束,6月23日正式發行。
■記者周家誠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