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間團體力倡保育、終獲市建局全幢保留的戰前唐樓「永和號」,獲古蹟辦建議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古諮會明日將開會討論,如獲通過仍需經公眾諮詢才能確定評級。永和號關注組召集人徐聖傑歡迎評級,但促請市建局就保育永和號制訂更全面的方案。
僅存「背靠側」建築
該幢位於威靈頓街120號、前身屬雜貨舖的「永和號」,以往一直未有評級。古蹟辦最新評估顯示,該建築建於1880年至1894年間,即最長或有達137年歷史。唐樓屬市建局上環卑利街及嘉咸街重建範圍內,該局最初只保留外牆,多個民間團體認為永和號是本港碩果僅存的「背靠側」建築,力倡全幢保育,早前市建局終願意決定全幢保留永和號,並考慮復修後將其活化。
關注組召集人徐聖傑指去年12月將研究報告遞交古蹟辦時已建議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他對此評級感滿意,但有指市建局擬將唐樓地下恢復地舖用途,而樓上則不會開放,他希望能安全情況下作有限度開放及設導賞讓公眾了解唐樓歷史,並盡快公佈具體保育方案。古諮會亦討論薄扶林舊牛奶公司範圍內62幢建築物的建議評級,各建築物除了飼料倉庫、4個糞池及入口處石柱獲建議為二級歷史建築外,其餘均建議為三級歷史建築或不予評級。明日亦將討論上水古洞愛園別墅、大埔白沙澳下洋京兆世居及厚福門。
■記者鍾雅宜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