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被停牌及撤銷骨科資格的西醫馬健隆(圖),復牌後有條件執業期間,涉不當向6名病人處方或注射類固醇,違反醫委會復牌要求,再被控專業失德。案情指,馬兩年間曾對276位患者,即逾8成求診病人處方至少一次類固醇,其中一名病人更一年內被處方注射最少12次。有骨科醫生指此做法不尋常。
曾停牌14月
現年84歲、有逾50年行醫經驗的馬健隆2010年因斷錯症和不當注射類固醇,被停牌14個月和褫奪骨科專科資格。馬2012年3月恢復普通科醫生牌後,被醫委會規定需在監察下執業兩年,其間再涉處方類固醇不當。
負責監察馬的骨科醫生葉永玉,昨在醫委會聆訊作供時指,2014年翻查馬的醫療紀錄發現有6宗個案類固醇處方不妥,遂向醫委會匯報。案情透露,一名點心員因腳踝痛於2012年向馬求診,一年內被注射類固醇最少12次。葉永玉稱,紀錄中發現馬未有檢視患者病歷和進一步斷症,長時間重複處方類固醇可引發副作用,做法不當。馬亦被指醫療紀錄雜亂無章,除未能向監察員提供病患檔案,檔案編號非完全據診症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令人懷疑。醫委會8月續審案件。
骨科醫生羅尚尉稱,類固醇一般用於治療關節炎,「不過通常都係一次起兩次止」,指多次處方不尋常。
■記者梁銘恩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