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站擬設透明天花板展宋元古井

土瓜灣站擬設透明天花板展宋元古井

【本報訊】港鐵沙中綫土瓜灣站工地早年發現大量宋元遺蹟,古蹟辦最新建議,將「J2」宋元時期古井及一條晚清時期引水槽原址重置,即於土瓜灣站的車站大堂上方重置;為方便公眾可以欣賞到古井原貌,車站大堂部份假天花板將以透明板取代。至於連接北帝街出口的「J1」古井、石砌結構等也會原址保留。

連引水槽原址重置

3年前沙中綫土瓜灣站施工期間,發掘出不少宋元遺蹟,包括古井、清朝錢幣等,其後保育及考古工作引起社會激烈討論。2014年底古物諮詢委員會決定以「先遷移、後重置」方式,用人手拆卸編號「J2」的古井及引水槽,日後重置,但當局一直未有具體保育方案。
古諮會本周四將討論土瓜灣站地盤文物最新展示及保育設計方案。古蹟辦最新文件顯示,建議將「J2」宋元時期古井及一條晚清時期引水槽原址重置,即於土瓜灣站的車站大堂上方重置。

3歷史建築倡列古蹟

當局更建議將車站大堂部份假天花板以透明天花板取代,方便公眾可以抬頭欣賞到古井原貌。不過由於假天花板改用透明板,需額外安裝消防等設備,也要定期維修,確保車站安全運作。
此外,古蹟辦也建議將3幢目前被評為一級的歷史建築,列為法定古蹟,包括跑馬地山光道的東蓮覺苑、油麻地佐敦道九龍佑寧堂,及大澳楊侯古廟。目前該3幢歷史建築均位處私人土地範圍。
其中東蓮覺苑建於1935年,以西方工程學加上傳統中國裝飾設計,古蹟辦指東蓮覺苑是上世紀混合中西風格建築的優秀例子。九龍佑寧堂則於1931年落成,由保羅遮打爵士捐助興建。日佔時期九龍佑寧堂一度停止運作,遭日軍改作馬廄之用,至1947年始重新開放。
至於楊侯古廟則建於1699年即清朝康熙38年或更早,是大澳現存最古老的廟宇。廟中除主神楊侯王,亦供奉關帝、北帝及洪聖四大人神。廟脊上有石灣公仔、雙龍定火珠及簾板木雕,純錫造牌匾和對聯更為鎮廟之寶,亦是香港罕見的獨特文物。
■記者譚靜雯、馬志剛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