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前一刻鐘,我剛在立法會的聽證會上,分享我對房委會街市和公屋街市問題的觀點。
這次與會的,有不少都是社會主義工作者,噢,不,應該說是社會工作者才對;他們十居其八九,都相信只要限制租金,市民自然可以買到「平嘢」。
少年,你實在太年輕了。你讓檔主用廉租取檔,誰去確保檔主會賤價出貨?對不起,在規管的滑坡之下,檔主的利潤和售價也要被規管。不過,當檔主要以接近成本價做生意,他們捱得住嗎?捱不住,最後一個又一個的死場,最終得益的又是誰?
好,就當有人願意以合作社模式運作,你可以確保背後沒有政治企圖?之前便傳出過,有建制團體搞 WhatsApp 代買平餸的服務;請恕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說,做蝕本生意的人,背後金主的企圖,往往最是值得懷疑。
再退一萬步說,假如真的是價廉物美,但是筍貨供應始終有限,你覺得是在職貧窮的人買到平餸的機會大,還是有能力差遣家傭去買餸的中產着數一點?難道到時連誰有權消費也要先進行入息和資產審查嗎?
簡單一點,我會建議偉大的代議士,不如支持以公營街市的收入,成立食物券基金;讓公營街市以市場邏輯運作,多賺一點租金無妨,也讓珍貴的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商戶則出盡全力競爭,令價廉物美,重點是有需要的人可以從基金中得到幫助,家家有求,人人受惠。比起要政府和房委會蝕租,檔戶蝕本,消費者浪費時間,直接資助有需要低收入家庭是更有效率的做法。
政客和社會主義工作者,明明有更直接的方法,也刻意要捨易取難,正是頭痛醫屁股;又或者,他們的腦袋的確是長在屁股上。
利世民
http://www.fb.com/leesimon.hk
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