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後 疏忽時(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醉酒後 疏忽時
(專欄作家 古德明) - 古德明

澳洲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人事管理課程一條小試題掀起了大風波。試題問:「根據俗語,中國官員甚麼時候才會說真話?」答案是:「酒後或疏忽時。」但這一問一答,觸忤了當地中共留學生以及領事館,抗議聲此落彼起,大學當局不得已,五月十九日鄭重道歉,出題目的維傑拉特納(Aaron Wijeratne)教授更被停職。
其實那條試題只是引用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一句話,故曰「根據俗語」。但說真話是中共特權階級的大忌。最近,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畢業禮上,新中國留學生楊舒平以畢業生代表身份,上台致詞,說了幾句肺腑之言:「當年初到美國,一下飛機,只覺空氣清新甜美,一呼一吸都感到快樂幸福。在故鄉,每次出門,不戴口罩,恐怕就會生病。而大學還教我領略到另一種清新空氣,即言論自由。我從來不知道有些社會、政治話題可以公開討論。」楊舒平這番話一出,其故鄉昆明的黨政官員、姓黨的《環球時報》、五毛幫腔等等,紛紛鳴鼓而攻,或譏為「賣國求榮」,或斥為「辱華」,或奉勸「永遠別回中國」。楊舒平不得已。也只有鄭重道歉。
這兩個故事,正好印證了新中國一條不成文法律:「謊言是務,信言是禁。」朝野都以「不信」為生存之道。五月十日,昆明舉辦奶業論壇,全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致詞說:「今年第一季,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評中國奶業,及格率達百分之一百。但是,國民不信任國產奶粉,還是要買外國的。」高鴻賓不說國民不信任監管當局,只說國產奶粉不獲信任,用詞巧妙,無疑是從小習染之功。但中共官家的信譽,於此當可窺見。
春秋時,楚厲王有警鼓,遇危急即鳴鼓通告百姓。有一天,厲王醉酒,擊鼓為戲,百姓慌忙出動,厲王使人勸回說:「吾醉而與左右戲,過而擊之也(誤擊警鼓而已)。」幾個月之後,厲王真有急事,「擊鼓而民不赴」。他自知失信,於是「更令明號(更改號令)」,不敢再事兒戲,「而民信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厲王失信一次,要重獲百姓信任,已不容易;中共成立九十多年,其間失信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次,中外蜚聲,否則怎會連外國人都懂得問「中國官員甚麼時候才會說真話」。偏偏中共不思改弦更張,還逼人為真話道歉。
習近平一面搗毀一國兩制,一面對香港人信誓旦旦說:「中央保證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同時,這邊千方百計令台灣走投無路,那邊指天誓日說:「國家關懷台灣同胞福祉。」而在大陸,他們更有莊嚴憲法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字字句句,都證實了維傑拉特納教授那一問一答。

古德明
專欄作家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