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圖電子化 民航處嘆慢板

航圖電子化 民航處嘆慢板

【本報訊】對於國泰港龍機師漏帶航圖致航機折返事件,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民航處遲遲未推行航圖電子化,不能接受,今次事故反映航圖電子化的急切性;至於國泰港龍近年錯漏一次比一次驚心動魄,管理層需認真檢討。

郭家麒批評民航處遲遲未推行航圖電子化,不能接受。資料圖片

正副機長或有責任

現時本港民航處只認可航空公司使用印刷版本航圖,但是美國聯邦航空局等多個外國航空機構,已經使用電子飛行包(Electronic flight bag,EFB)。香港航空學會會長沈智朗指出,香港在這方面較落後,而電子飛行包分幾個部份,由航空公司營運手冊、航圖、航機性能計算、載重平衡,以至維修紀錄等。
今次漏帶航圖事件中的目的地屬增添航點,航機上應無預載航圖,而列印航圖一般由航班簽派員負責,他懷疑涉及人為錯誤。不過,他指全面電子化關鍵是上載的資料是否最新,現時航空界一般每28日更新資料一次,包括航圖等重要飛行資料。目前本港有數間航空公司與民航處測試使用電子飛行包,等候民航處批准使用。
機場發展關注網絡發言人巫堃泰亦指,事故除涉航班簽派員疏忽,正、副機長亦可能有責任,因為機師需預先就改變降落點作安排,若事件中機師有這樣做可能及早發現漏帶航圖。
香港工程師學會航空分部發言人詹永年指,航空公司有責任提供最新航圖,批評「如果冇拎航圖,根本唔應該飛」。
■記者張珮琪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