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年前擔任渣打交易銀行主管的洪丕正,見證本港回歸,今天成為渣打銀行(香港)大中華及北亞洲地區行政總裁,他說內地市場開放速度之快,帶挈本港回歸以來受惠「第二到冇嘅獨特市場機遇」,只是創造的財富並非廣泛大眾可以共享,社會貧富懸殊加劇,尤其「有樓冇樓嘅差別」亦令他擔憂,指社會過度分化,將潛藏很大政治及社會風險。
記者:劉美儀
洪丕正寄望新政府,能化解市民當前衣食住行中最大的困擾──居住問題,「解決咗怨氣來源(住屋),咁其他相對冇咁大怨氣。」
樓市越升越熱,洪丕正指,這是供應不足及市場資金過剩結果,任何資產包括樓市、股市,過份上升都不健康,但明白當局很難完全用政策手段,扭曲自由市場,逼降價格,只能從供應層面調節及增加公營房屋着手,惟此舉需時,並非一躍而就。
受亞洲金融風暴及SARS衝擊,本港樓價曾暴跌七成,他期望下一浪樓市調整,是有序向下,而非外來重大風險事故所觸發。
嘆大眾未享經濟成果
回顧20年,他認為香港金融市場「絕對有進步」,只是創造財富帶來的經濟效益,並非廣泛分佈可讓大眾共享,而是「有嘅更加有,冇嘅感覺上更遠……想買樓較廿年前更難。」差距越大,社會越負面、分化,貧富懸殊不獨香港出現,全球亦面對同一挑戰。
不過縱有怨氣,洪丕正提醒港人應毋忘當前大機遇,過去10年內地市場開放的速度及幅度,「係20年前完全估唔到可以去到今日咁」,現時大中華及北亞區佔全球生產總值(GDP)比重已達四分一,香港這平台可搭通境內外市場,「本地係國際化層面上角色好大」,對外資行如渣打而言,亦機遇處處。
盼人幣滙率更市場化
他指過去10年,香港沒有把握得最好,倘能團結向前,即使再過廿年,香港仍可像以往穩坐國際金融中心龍頭位置。「當本港整體經濟做得好,始終GDP會升,overtime(假以時日)700萬人係分享得到……」他特別希望未曾享受經濟成果的社會階層能夠得益,共享財富創造效益;否則過度貧富懸殊,「有很大政治及社會風險」。
2010年內地開放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人幣滙率單邊升值,變成近數年直線走貶,上周人幣離岸價一度走強至去年10月高位。
對於人幣是否重新轉勢步出谷底,他說「目前(滙率)未去到一個市場價格均衡點(equilibrium)」,離岸市場實際用家(以人幣為貿易及實體經濟活動交易)仍未夠多,易受炒作主導,期望滙率可以更市場化,按供求關係朝雙向波動推進。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