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搞活青年廣場 - 鄧達智

打造搞活青年廣場 - 鄧達智

甫歸香港,旋與意大利文化頗具淵源朋友相約,意大利總領事支持,今晚(6月5號星期一晚)在柴灣「青年廣場」欣賞來自紐約舞台演出者Francesca Capetta與迪士尼音樂監製Rony Fortich同台獻藝,演繹爵士樂曲並百老匯歌劇經典名曲:茱地嘉蘭《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Edith Piaf《La vie en Rose》;麗莎明妮利《歌廳》……等等。
以上政府打造的演出活動從來不少,只可惜深入民心程度未深。
無論再貧困、再落後,電影這基建於商業的娛樂總有辦法滲透進入任何角落;當中國一窮二白或印度被公認為超級窮國的世代,電影已經透過不同渠道直入窮得不可能再貧困的窮鄉僻壤闖入人心。筆者經歷過沒有電視,間或晚上出現政府、或民間或商業機構在鄉間選一塊空地砌就露天影院,吸引遠近村民嘻哈90分鐘左右娛樂一個晚上的世代成長。
區區皆有美術音樂等文化是目下不論任何國家、地區都不容小覷,卻又不易達標的文明洗練建構。一個民族站起來:一,不可能全靠槍桿子。二,不完全靠革命。三,不可能單靠富裕。
柏林圍牆倒下未幾的90年代初期,直奔心儀布拉格;火車上的服務同志不惜任何方式賺取多一塊、兩塊美元、英鎊、法郎、馬克……卻無損當年表面極度清貧捷克人面容難以抵擋的端莊清秀。靠山?那是來自革命、貧窮都未曾放棄的學校、社區、整個社會的普及的文化教育。
雖然數百年前海上(海盜)王國,近代清貧,80年代曾經節節上升,以為可急起直追、媲美鄰國法蘭西的西班牙繼金融海嘯之後幾乎打回原形。遊走其間,大富大貴不易見到,反而平實、精緻在社會不同層面顯而易見。這現象不難發現;教堂、劇院、畫廊、街頭演出、文化中心之豐富,至偏僻的鄉下地區都不難活到人間。
在香港;7/11多、金鋪多、藥房多、快餐店多、阿信屋多……就是以文化為基礎的建設不多,就算有,你期望感受到的文化氛圍瀰漫?大可放棄,文化活動不少,部門冗員更不少,可惜薰陶巿民的力量弱,未達預期目標。
例如元朗、柴灣偏離巿中心地段,也不乏劇院、青年廣場等,可看到當局並非無心,可惜硬件設施之外,未能打通經脈,將一應文娛活動打造、搞活,更遑論文化血脈相連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