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別人叫你放下,你更要走出來拒絕遺忘,告訴下一代莫失莫忘。任職護士的媽媽28年來因工作不能參與六四集會,「冇諗過有人會叫人放低六四」,故今年特意首度帶3名兒子前來悼念;有人自製坦克模型教姨甥認識六四歷史,「呢件事冇得完,應該做嘅就要做」;有內地家長未怯於中共壓力,帶女兒遠道來港參與集會,因內地封殺言論,只能到港悼念,堅信總有一天能爭取民主。
昨天氣悶熱,但不少家長仍堅持帶年幼子女出席,幾乎來足28年的李先生,與太太和3歲女兒前來。李指1989年他僅6歲,父母已帶他參與遊行,故女兒出世後亦帶她參與,認為六四不應忘記,「如果28年後有本土議題未爭取到,係咪要放棄?」
陳氏一家五口前來參與集會,任護士的陳太指自1989年參與遊行後,一直因輪班工作無法參與,她指自己非不關心,只認為事件不會輕易被忘記,但沒想到大學生竟叫人放下六四,很失望亦很大打擊,故昨晚首次帶同3名8、13和14歲兒子參與,更帶了六四剪報教他們認識事件;14歲大仔承認對六四有點陌生,但認為這是不人道、不公義的事,「一日未平反,都不應結束」。
認識歷史最好機會
曾小姐製作坦克模型教5歲半的姨甥認識六四,她認為薪火相傳很重要,並批評共產黨一直隱瞞事件,故更要令下一代知道六四。張氏夫婦帶6及8歲孫兒出席,張太認為集會是讓小朋友認識六四最好機會,希望他們學習何謂和平及友愛,更希望學校能多講解。
祝先生遠道從江西省來港,第二次帶女兒參與集會,他說:「(內地)言論封得很死,不可能有任何機會公開反對,後果很嚴重。」故只能來港悼念,但他未畏懼,因「他們(中共)就是想製造恐懼」,認為爭取民主不能脫離歷史,堅持信念總有一天能令社會變得更好。記者問其女兒是否知道六四事件,她回答:「大學生在天安門爭取民主,共產黨用坦克把他們壓死。」祝大讚女兒說得不錯。
■記者鍾雅宜、于健民、何家朗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