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會想,如果那個大限不是1997,回歸日期在2047,過去二十年香港會是什麼光景?今天是否應該還很高興,移民潮是否還未發生。
最後一任港督不會是肥彭,但另一個在他之後的港督,可能會微服筲箕灣去吃雞蛋仔。
第一任特首一定不會是董建華,2047他不死都不能唱好香港了。第二任特首也不會是第一個鋃鐺入獄的香港最高行政首長。689也不可能以689票偷雞成功當上CEO-CE。
應該還須經歷97金融風暴、2007的全球金融海嘯;03年因強國關照、隱瞞疫情而一路一帶給香港的沙士,更應該難以倖免。
中港矛盾應該存在但仍未熾烈,財富暴發的強國蝗情既然肆虐世界,就算香港還未回歸都難免遭殃,首當其衝享受着一切不文明的衝擊,時刻領悟莊子說的「道在屎溺」。不過把自己當香港恩人、擺出一臉來收樓feel的面孔未是時候出現,到底還不是一國,肯定是兩制,香港是三權分立,不是行政主導那種制度。
金舖、奶粉藥房、名牌連鎖店還是會成行成市多過米舖,賺到盡還是硬道理的幾多香港人一定看風駛𢃇。
土地供應問題還是問題,但英國佬應該會以房屋供應改善土地供應問題。
港珠澳橋可能未必有醜聞式偷工減料。迪士尼可能有但條款多不會喪權辱港。
最大分別應該是議會質素。畜牲級別的何君妖、豬頭鼎、鼠輩芬之流還會存在,智將類嘴巴失禁科Treegun、元秋、搓breast勤亦會為患但不足為患,大概大家還記得,回歸前的立法會比較沒有現在妖孽橫陳。不過泛民大概還沐浴於自我感覺良好中,未知暗湧密佈山雨欲來。
黃之鋒應該可以做個正常人,不必quote北島「在一個沒有英雄的年代裏面我只想做一個人」,很多香港廢青不必因一場大雨睡醒,有很多肩上就這樣摃起過時代革命。歷史不會一分為二,人海不必一分為藍黃兩色,時代撼動會選擇將來的另一批人。
王維基應該順利得到他的電視牌雄心壯志推動香港電視創意向前,政商娛樂界的妖邪應該還未現形、還未需要現形,自我審查的瘟疫還未蔓延,還有30年才回歸,創作還充滿自由,做香港人還很風騷。當年離97還有8年,89年的梁振英還在畫皮、披着畫好的人皮在豺狼真身說「強烈譴責中共當權者血腥屠殺中國人民」、「深切哀悼所有壯烈成仁的北京愛國同胞」。回歸8年前8年後,香港換了人間,何況廿年?
如果回歸是在2047,割讓期限是再多50年,相信悼念六四更光明正大。
差之廿年,謬之光年。
人心之正,禮樂之整,社會核心價值觀之文明公正還廉明,囤地不可能升官發財政司長吧,UGL不能私通議員當冇事吧。
Good old days,俱往矣。是戀殖嗎?殖民無限好嗎?不是。不是依戀過去。
舉幾個例。早前曼徹斯特受恐襲,曼徹斯特表現出的什麼樣的人民團結互助精神?香港的滙豐銀行中環總行,沒有大呼小叫,聳立在繁華鬧市,外牆的燈光系統傲然堅定的排列出幾行英文字:“We stand with the United Kingdom”,默默高舉,遙遙支援,與英國並肩。這英資銀行的舉動,集英勇、格調、正氣於一身。是這些英式的軟實力,今時今日,仍然叫我們尊敬,不是殖民時代的好。
英女王,91歲了,恐襲曼徹斯特之後,驚惶瀰漫這個城市,幾多人在猶有餘悸中表示堅毅,她沒有在白金漢宮養尊處優,老人家親自到Royal Manchester Children's Hospital慰問傷者。91歲了,以她的德望,不必做公關show,她親自去一趟,是精神領導的品、德、格、善、class和decency。鏡頭下,一身鮮藍色,雨過青天,一頭橙帽,雨後陽光,沒有怕潛在危險,與自己的人民在受傷之地一起呼吸。沒有穿得太嚴肅悲情用事,她示範了一個領袖應有的智慧和愛民之善,是當今幾多總統沒有的?不是因為過去,因為崇優,因為英國現在世界顯示出優雅的高度,誰不喜歡有這樣的事頭婆。
不是因為過去,因為現在,英資企業在香港,還是一直顯示出品味高度。你去過不同的購物商場泊車就知道了,太古發展的商場,車位面積永遠沒有那麼寒酸縮骨窄窄的,一看泊車位大小,你便知道一間企業的發展文化,是否賺盡,還是以人為本。那天路過衛城道,看見幾個樓盤,由外形到名字,都沒有撲面而來的浮誇和暴發腐臭,名叫殷然、蔚然、珒然及瀚然,不是肉麻惡俗的套路,我想,發展商是太古吧?果然。
如果97沒有回歸,香港還在昨日的基礎上繼續進步,不是全方位倒退。因為崇優尚智求品,這樣想不是戀殖,是戀優、智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