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年輕人願抗爭下去 堅守28年六四燭光李卓人:我們不孤獨

深信年輕人願抗爭下去 堅守28年六四燭光
李卓人:我們不孤獨

【香港20年】
【本報訊】28年來的6月4日,燭光堅守燃亮維園,但回歸20年,港人的六四已變得不一樣。由1997年前擔心無法繼續悼念,到熬過23條衝擊,再到近年「圍爐取暖」的指摘;支聯會秘書李卓人最始料不及的是年輕人叫他們放下包袱。曾說六四與港人無關的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周豎峰說,新一代港人已漸淡忘六四。如何走下去?李卓人深信尚有年輕人願抗爭下去,「猶幸我哋撐足28年,並不孤獨」。
記者:鍾雅宜

自1990年的六四事件一周年起,支聯會每年都在維園舉辦六四集會,1997年更以「跨越97」為主題,期望港人在主權移交後仍能公開要求平反六四。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說:「當年大家唔知97後會點,可能支聯會被取締,六四(集會)唔能夠搞。」他憶述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97前曾於一次海外演講感觸落淚,擔心回歸後無法離港,首任特首董建華亦多次勸喻支聯會不要再辦六四集會。
支聯會當年曾呼籲:「如果97後集會係非法,就每個人6月4號自發去維園點蠟燭。」結果成功跨越97,至2003年又遇上另一個威脅,政府計劃就《基本法》23條立法。蔡耀昌說:「23條首當其衝就係支聯會,如果當年頂唔住,𠵱家就可能冇咗(集會)。」

回歸前最後一次六四集會,燭光遍佈維園。

近年學界對六四態度轉變,去年港大另辦論壇探討六四與港人前途問題。

傘運後本土思潮湧現,本土派前年在尖沙嘴鐘樓另外舉行六四悼念活動。

抗暴政要刺中六四死穴

但原來政府打壓都不及本土思潮衝擊來得洶湧。2013年,支聯會以「愛國愛港」為集會口號引發軒然大波,從此爭議不斷。曾因此與天安門母親運動發起人丁子霖隔空罵戰、指她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支聯會常委徐漢光憶述事件,說當年口號因「反蝗」爭議而設,愛國被中共污名化為愛黨,他撰寫電郵希望丁支持口號,卻誤用詞語,「我想表達係佢接受咗敵人對愛國嘅定義,就用咗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他認為若非此事,支聯會未必需要收回口號。
李卓人認為愛國與否不重要,令他萬料不到反而是年輕人認為「六四唔關我事」,「20年前董建華叫我哋放下包袱,估唔到今時今日年輕人叫我哋放下包袱」。他指中港根本難以切割,「張德江搞我哋、人大8.31搞我哋,你話中國唔關我哋事?你唔結束專政,專政就嚟搞我哋」。他認為要對抗暴政,就要刺中六四這個死穴。

周豎峰:或被傘運取代

曾舉辦六四論壇的周豎峰不認同集會能對抗暴政,「你唔可能用蠟燭滴死共產黨,你話係記憶傳承可以,唔好美化成抗爭行為」。他指近年學界對六四態度,「一係唔關我事,一係六四關我哋事、但唔應該用支聯會方式去呈現」。以往學界多屬後者,認為不應忽視歷史,近年卻越走越遠,他預視未來六四在年輕人心中將不再重要,或會被雨傘運動等取代。
李卓人說冷漠是六四最大敵人,「唔止對支聯會,對政治、社會都係」。平反六四叫了28年,他承認有人失去耐性,但對抗暴政不可能立即見效,成功與否都不應放棄,至於何時能平反,「我唔敢講,猶幸我哋撐足28年,並不孤獨,堅持已經係好重要嘅勝利」。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