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六四的傳承不能只靠集會以及口號,六四紀念館亦是重要的一環,不過建館之路一直困難重重。支聯會秘書李卓人指出,紀念館落戶尖沙嘴後受盡打壓,業主指違反公契,又要求登記參觀者資料,但他從沒有放棄,因只有紀念館才能達至教育下一代目的,期望趕及六四30周年紀念前建成。
籌款購新址 或設VR體驗
支聯會最早於2011年在集會當日於維園設置臨時紀念館,2012年及2013年分別在深水埗及城大設臨時館。李卓人表示,在深水埗設館時有大量參觀者排隊到訪,「好感動,更有決心搞個永久館」。至2013年底,支聯會終於購入尖沙嘴會址。
他指該館設立期間,約兩年內有2.4萬人次到訪,最初有三成屬內地人,包括有聲稱處理敏感題材的內地網警到訪,「佢話日日都睇住紀念館,就抄低地址,嚟香港梗係嚟睇吓」,有人更在微博替他們宣傳。
但紀念館屢受滋擾,被大廈業主立案法團質疑牴觸物業公契,「都係俾一個業主搞,一定係內地壓力,邊有人自己畀錢打官司?」該業主其後更要求登記參觀者資料,支聯會惟有放棄該會址。
李卓人指仍在物色新址,期望新館面積增至近2,000平方呎,設獨立出入口,估計建館或花1,400萬元,至今籌款僅700萬元。
李認為設館對傳承最重要,「六四館喺全世界都冇,意義好大」,希望日後設教室讓老師帶學生來上課,或設VR(虛擬影像)體驗,令參觀者親歷當年坦克迎面而來的情景。
■記者鍾雅宜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