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聯會義工:只剩100人都做落去

支聯會義工:只剩100人都做落去

【本報訊】由學聯秘書長、中大學生會副會長到支聯會義工,馮家強(圖)由對社會漠不關心的大學生,變身成積極參與集會的熱血中年,六四事件是他的生命轉捩點。對於新一代港人對維園燭光熱情不再,馮指明白年輕人對六四未必有深刻感情,但六四不只是中國的事,更是香港一段重要歷史,不會放棄薪火相傳,「只要繼續堅持,年輕人要搵真相嗰時,自己識得嚟搵」。

六四啟發參與社區事務

馮家強當了支聯會義工近10年,1989年僅10歲,「記憶好模糊,記得哥哥話要遊行,同媽媽嘈」。長大後聽老一輩提起六四,總在他們眼中看到堅持;至90年代初香港出現移民潮,亦因臨近回歸而更認識中國歷史,「感覺1989年呢段歷史未解決」。
沒能力移民,既然留下來,就要為香港做更多事,六四啟發他參與社區事務。2009年他當上支聯會義工,源自兩次外地悼念六四的經歷。某年他在北京出差,臨近6月4日的一個晚上,到天安門廣場走走,「見到幾個人都喺嗰度行,大家感覺都係因為嗰件事而嚟,心照但不能言喻」。另一次他到台灣出差,參與當地悼念會,「氣氛好唔同,完結後覺得感情未能宣洩,十幾個香港人唔肯走,一齊唱《自由花》」。兩次經歷令他更珍惜在港悼念六四的機會。
曾任學界追究六四事件重要組織的學聯成員,目睹這一輩大學生對悼念六四的抗拒,馮稱六四是香港一段重要歷史,「做啲乜都唔緊要,唔應該刻意忘記」。會否擔心港人熱情減退?他說:「一個拒絕遺忘嘅運動,哪怕最後只剩下1,000人、100人,都要做落去。」
■記者鍾雅宜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