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爭位 港媽搬九龍城避雙非內地童入喇沙 母:是共享不是搶

小一爭位 港媽搬九龍城避雙非
內地童入喇沙 母:是共享不是搶

【本報訊】小一統一派位結果昨日揭盅,今年參與派位人數創10年新高,逾3.2萬名學生參加派位,競爭激烈。有內地家長擲銀彈在名校網租樓、加上運氣成功取得首志願學校取錄,不過有同樣大花金錢的內地家長則感失落。本地家長亦有化身現代「孟母」,從北區搬到九龍城,成功獲派第一志願,喜上眉梢。
記者:周 婷 廖梓霖 袁嘉詠

有獲派心儀小學的家長互相分享喜悅。夏家朗攝

今年小一派位競爭激烈,教育局昨公佈67.6%人獲派首三志願,派位滿意率屬近3年最低。居於九龍城41校網的雙非家長李小姐循投資移民來港,其兒子獲派首志願喇沙小學,為爭入名校,李小姐替兒子報了不少興趣班,「小提琴、圍棋、畫畫、DJ班,我沒有給他太多要求,跟他說和同學開Party,他可以拉小提琴而已」。
她認為兒子很幸運,就算月花5萬多租住九龍塘單位也是值得,「家長的奮鬥是為了小朋友未來」。對有本地家長抱怨內地人搶學位,她認為香港也是中國一部份,「現在的社會都是共享經濟,沒有必要說我們搶……我們是同一個血統,黃色皮膚,如果未來有更好的地方,我也會選擇到那兒去」。
居於福田的李太昨晨乘坐首班港鐵到位於上水的跨境學童專用派位中心,她說對學校有揀擇、並非所有北區學校都有填選,目前更月花1萬元讓女兒學舞蹈、鋼琴、書法、英文會話及繪畫,但「大抽獎」講求運氣,女兒終被派到第10志願以後的非北區學校。

小一派位昨日揭盅,有家長得悉結果後不禁大哭。王心義攝

深圳漢失望:或報國際校

李太未有透露派到哪一區,只形容學校比較遠,若由關口出發起計算,坐校車時間約需一小時,擔心女兒舟車勞頓,已準備好資料為女兒到10多間北區學校叩門。家住羅湖的袁先生亦有安排兒子學音樂、數學,最終被派到沒有選填的東涌區小學,形容「有點失望」、自己對東涌也不是很熟悉,如未能成功叩門,他考慮讓兒子返回深圳,報讀國際學校或港人子弟學校。
面對內地跨境學童的激烈競爭,本地家長一早為子女部署南遷。現代「孟母」容太原本居住在北區,她認為跨境童與本港有文化差異,「我唔鍾意小朋友喺公眾場所周圍走,但佢哋啲家長管教冇香港咁嚴謹」。
容太又表示,早於兒子就讀幼稚園低班時,已月花2萬多元搬到九龍城41校網居住,她大呼昂貴,卻覺值得,因獲派第一志願天主教華德學校,「放鬆晒,希望小朋友有個快樂童年」。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指,雙非學童高峯的人口變動在預計之中,來年雙非學童數字會穩定和下調,認為跨境學童專用校網有發揮功能。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