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默一分鐘 - 邁克

靜默一分鐘 - 邁克

關於巴黎歌劇院的紀錄片,近年陸續出了三部,先是過江猛龍韋斯曼的芭蕾舞團特寫,再有短命的藝術總監黑天鵝先生畫像,輪到月前發行講內部行政和營運的「小三」,意興闌珊在所難免,拖着拖着遲遲沒有去看。原本就不算盛大公映,坦吉亞旅行回來,只剩下兩間小戲院還有場次,再不看恐怕就落畫了,這才催促自己買票入場。一如所料,長袖善舞的幕後策劃人一個二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佔許多篇幅的俄國青年男高音也真滑頭,保持禮貌距離觀望,既不算好看也不算不好看,套用陸離女士多年前的口頭禪,不外「得個知字」。二零一五年拍攝的,日誌形式的鋪排,當然少不了側寫社會動態,譬如工會罷工臨時取消演出,這些啼笑皆非的法式家常便飯我甚至在現場嚐過,預先訂了票滿心歡喜準備大快朵頤,結果得到閉門羹;但勢估不到包括十一月十三號巴特克蘭音樂廳恐襲翌日,《舞姬》開場前全體舞蹈員工作人員站在台前靜默一分鐘的畫面,突如其來的,眼淚奪眶而出。
能夠做的,也只有這樣吧?我們都以自己的方式記住歷史傷痕,歲月涓涓流過,並沒有洗褪昔日的瘡疤,所以閱報得悉今年六四紀念遊行出席人數創新低,願意相信市民不是漠不關心,而是像我一般以不發聲的姿態悼念。然後前晚看了新鮮出爐的大陸紀錄片《少年小趙》,生於一九九零年的主角狂熱愛黨愛國,被問起有沒有聽過天安門事件,他想了一想答:「也不是鎮壓吧,好像是遣送回家」,心頭震了一震。經過洗腦的下一代都這麼想麼?那張螳臂擋坦克車的照片,已經成功被完全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