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可持續大嶼藍圖》建議,北大嶼主力用作經濟及房屋發展,更設3個「智慧型低碳社區」,包括東涌新市鎮擴展、小蠔灣發展,以及填海造地的「東大嶼都會」。發展局估計,整個大嶼山有潛力為約70至100萬人口提供置業居所。
根據最新的大嶼山發展藍圖,北大嶼山主力興建住宅,將有3個智慧型低碳社區,當中東涌新市鎮擴展預計可容納14.4萬人口、發展小蠔灣就可容納約4萬人口。至於現屆政府積極推展的「東大嶼都會」,將填海造地。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韓志強(圖)表示,粗略估計東大嶼都會涉及填海約1,000公頃,但實際面積及範圍仍需進行詳細的技術性研究。他又稱,整個大嶼山有潛力為約70至100萬人提供置業居所。韓志強稱,去年年初已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成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盼立法會盡快審批,否則會推遲大嶼發展及保育的工作。
料耗資逾4,000億
離島區議員郭平稱,東大嶼都會填海估計耗資逾4,000億元,特首梁振英在卸任前才公佈大嶼山發展藍圖,要為下屆政府施政佈局。他指東大嶼都會投資是無底深潭,影響幾代香港人,促請下屆特首林鄭月娥將資源用在港人的真正需要。大澳環境及發展關注協會憂大嶼山大規模填海將改變風貌,破壞當地獨特的生活模式。
■記者譚靜雯、潘柏林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