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珠澳大橋早前爆出混凝土測試造假案,發展局公佈處分結果。涉案的嘉科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被罰「停賽」,昨日起不准投標港府「建築及有關顧問公司遴選委員會」及「工程及有關顧問公司遴選委員會」轄下所有界別的建築及工程顧問合約,為期一年。
發展局發言人稱,土木工程拓展署鑑於嘉科履行「管理及營運小蠔灣區域試驗所以提供填料壓實試驗和其他建築物料測試服務」顧問合約上的表現被評為「不能接受」,已決定暫停該公司投標兩個委員會轄下所有界別的建築及工程顧問合約,為期12個月,直至2018年6月1日屆滿。
停標期內,若有建築及工程顧問合約涉及嘉科於停標期前提交的標書,有關部門的評標小組會按照工務技術通告的相關指引進行詳細檢視,並會慎重考慮應否繼續評審該些標書。
損失逾億元
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分析,一般顧問公司累積兩次季度評估不合格,才會被罰停止投標,估計嘉科因涉欺騙,政府部門直接出「紅牌」不准投標一年,嘉科或因此少接兩至三單政府工程合約,損失可達逾億元,若手頭有足夠合約,料可捱過停賽期。
嘉科今年初未被揭發造假前,成功中標兩項政府工程,涉款3,000萬元。黃澤恩認為政府不會中止合約,因為已經支付部份酬金,重新投標亦浪費時間和金錢。
此外,發展局昨晚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解釋港珠澳大橋混凝土造假事件。文件披露,嘉科篡改混凝土測試時間,由土木工程拓展署一位首席技術員去年7月發現。而涉案在小蠔灣化驗所平日有兩名政府官員監督,但文件無交代兩人如何監察,是否涉失職。土木署在上月經廉署通知,才知悉化驗所用金屬校準柱和強力石屎磚調包測試的混凝土樣本。
土木署稱,造假事件後已加強監管,包括額外加裝閉路電視、實驗前後要求拍攝測試樣本。但有資深化驗室人員和工程師早已指出,化驗所一般都加裝了閉路電視紀錄實驗室情況、完整的測試報告亦會拍攝測試樣本,政府補救措施在業界早已採用。
發展局又稱,除了禁止嘉科投標12個月,亦會根據案情的發展,政府可採取進一步的監管行動。
■記者潘柏林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