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後本港經歷了兩次重大金融風暴,現時中港金融經濟關係緊密聯繫,被問及倘若再出現金融風暴,下一波會否發生在中國市場?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的競選辦主任兼行會成員陳智思認為無從估計,但同意若內地經濟有重大事件發生,「你話香港唔受影響都無人信㗎啦,一定有既嘞,內地經濟有乜轉變,對香港亦會有直接影響。」
不過,他相信本港成功渡過兩次金融風暴,98年政府入市雖曾一度引起爭議,惟最終證明有效化解危機,本地金融系統並無重大問題,「經過20年防禦強咗好多」。另邊廂內地亦朝市場化經濟發展,監管制度愈來愈嚴謹,但「始終內地市場透明度低啲,大家亦唔係好理解,變咗會擔心。」
展望前景,他相信香港金融體系、貨幣政策及離岸中心的獨特定位,會繼續是一個穩妥讓內地有信心的平台,「喺最少未來10年內,我睇唔到有乜原因需要更改或取替佢。」回顧廿年,他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定位「一直無變過」,「唯一變咗係內地經濟突飛猛進,內地經濟體今日咁大,帶動咗全球經濟鏈。」
近年中資滲透香港資本市場,本港監管機構備受挑戰,對近年本港監管標準有無走樣,陳智思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法律保障及監管體制,一直是本港獨特優勢及外界信心所在,「呢啲係香港最煞食嘅地方...若果個平台唔能夠維持,講真香港既功能就真係被淡化咗...作為把關既證監會或港交所等,佢哋既監管要求一定要有,否則香港聲譽會受損。」
身兼國企民企獨董的陳智思,深明中港企管文化有別,但他強調「唔同唔等於差啲」,內地企業亦想慢慢改變,也明白他們要面向世界,只是改變速度較慢,香港認識內地文化,因此更能居中協調發揮功能,「唔等於要跟咗佢哋既文化,而係佢哋跟香港我哋嗰套監管。」
記者:劉美儀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