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事可以求寬恕,公認的正當途徑是道歉。
最近美國蒙大拿州的共和黨富商政客詹福特競選眾議院議員職位,因為不滿現場記者提到特朗普的健保制度改革,動粗把那倒霉的記者撞倒在地,以致眼鏡碎裂,並且立即要送院驗傷。這叫我想起當年戴卓爾夫人訪港,有年輕女記者以挑戰的口脗向鐵娘子發問,引致聲色俱厲的申斥。說是虛偽也罷,英國到底還是個動口不動手的君子國。美國建國二百多年,若論涵養與深沉,還是落在本家的後面。特朗普當選,也足以說明浮躁與浮淺,依然是美國民間的一股大勢力,伺機飛龍,正式在天。你看特朗普在北約高峰會議之後,神態自若地把黑山總理推開;人家倒是笑咪咪的不則一聲。只是特朗普這一推,把自己的真正身份和本來面目全都推了出來。
動口也好,動手也罷,政治暴力的本質不變。因此政客打人不過是把潛伏的真相顯露出來,實不足為奇。妙就妙在這樣的一個打人政客依然受到選民的支持,照樣當選成為議員。更為奇怪的是詹福特當選之後,為了表明自己發財立品,公開向那記者道歉,(其實那記者並不在場。)而現場立即有女擁躉高呼反應:「你已經被寬恕!」論理,道歉要向受害人道歉,寬恕與否也是受害人的特權。但是現在犯錯的政客對着一班和被打記者毫不相干的擁躉道歉,又立即有和記者毫無關係的擁躉宣布寬恕他。真正係佢地關埋門一家親,自己玩晒,那可笑的記者登時化作透明的空氣。
如果你是基督徒,當會明白唯一可以代替受害人寬恕的是耶穌:「你們但凡是對弟兄中最小的一個做的事,也就是對我做了。」但是即使這樣莊嚴的宗教信仰依然會遭人扭曲和利用。韓國片《密陽》裏頭的母親為了要寬恕殺害她兒子的歹徒,親往監獄探望。誰知歹徒就搶先開口:「上帝早就已經寬恕了我。」那母親當場氣得精神崩潰。罪人關上門私自向上帝認罪,然後又說上帝已經寬恕了我;一人分飾兩角,先做罪人,再扮上帝,自己寬恕自己。諸事大吉,方便異常。所以德國聖哲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說基督徒要親自向弟兄公開告罪。這當然會帶來恥辱,但只有這樣才能顯示懺悔的誠意,並把自己從罪孽之中釋放出來。天主教也有告解聖事,由教徒親向神父把罪過一一細訴,不得隱藏,否則罪加一等,再添上冒告解的一重大罪。
道歉得有這樣的誠意,且要承擔後果,才有意義。否則只是自欺欺人的空口白話。而且基督之外,誰能代受害人作出寬恕?告解之際神父代表基督。莫非政客的擁躉以基督自居,所以才夠膽子公然高呼寬恕打人的政客?當年蔣介石在抗戰之後,也本着基督的博愛精神,急不及待一廂情願地寬恕了日本軍國,把千萬中國人的奇冤一筆勾銷,叫人驚嘆不已。在道歉和寬恕之間,還得有懺悔的過程,方才是神聖莊嚴的宗教情懷,否則只有淪為娼妓式的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