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穆迪早前下調中港評級後,市場傳聞中央同時在A股及人民幣市場挾息,並主動打擊造空,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連日大升,周四執筆時升見6.72,創去年10月12日以來最高。中國外滙交易中心在5月26日確認,考慮在人民幣兌美元滙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幣中間價周四上升543點子,報6.8090,同樣創下7個月高點,並創下1月6日以來近5個月最大調升幅度。惟人行至今並沒有公佈中間價的報價模型是否已加入「逆周期因子」。此外,香港隔夜人民幣銀行同業拆息周三亦一度飆升逾20%,創1月6日以來新高。
現行人行的中間價報價模型,主要是考量前一天收市價以及籃子貨幣的轉變;若引入「逆周期因子」,表示前一天收市價對新一天中間價定價的重要性將有所下降,意謂未來的中間價定價將更難以預測,人行不必完全參考前一天的價格走勢。因此,在未來時間,假如人行認為人民幣現貨價受到「不尋常」的市場力量(周期性因素)所影響,以致短暫偏離其基本價值,人行將能更有效地透過新模型去消除上述滙價的「偏差」。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近個多月以來經常定高於前一天的收市價,似乎是與中美元首在4月初會面後意圖收窄雙方貿易差額而訂定的「百日大計」有關,反映中方也許欲透過新定價機制來容許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適度升值」,以促成上述貿易大計以至其他方面的經貿合作。若然屬實,預料人行將會透過讓人民幣兌籃子貨幣滙率(CFETS)「適度貶值」,來抵銷整體滙價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
事實上,儘管美元兌在岸人民幣(CNY)今年以來下跌了2.2%,人民幣的CFETS其間卻下跌了2.7%。換句話說,雖然中國出口往美國的滙價競爭力似乎有所下降(未來或許仍會適度下降),但其間中國出口往美國以外地方的滙價競爭力卻正在上升。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