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展今開鑼醫學掃描 逐層透視木乃伊

古埃及展今開鑼
醫學掃描 逐層透視木乃伊

【本報訊】由香港科學館與大英博物館合辦的「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展覽,今起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展覽由大英博物館借出6具木乃伊,包括1具幼童木乃伊,更以電腦斷層掃描技術,多角度透視裹屍布下的秘密如性別、年齡、疾病等,又配合逾200件文物,呈現古埃及人生活和文化。
記者:佘錦洪

內斯達華狄特木乃伊的外棺、中棺、內棺及裹屍布將分別展示,並設斷層掃描影片。黎樹雄攝

今次展覽全部6具木乃伊均首度在港展出,按身份劃分6區,採用最新醫學斷層掃描技術,取代解像度較低的X光,逐層透視拍攝木乃伊,由裹屍布到骨頭內填充物一覽無遺,為每具遺骸製作精細立體影片。
6具木乃伊中有一具公元40至60年羅馬時期的兒童木乃伊,相信來自富貴人家,裏面保留全部內臟和大腦,估計死時只有兩歲,無法按傳統掏空器官。它20年前借到歐洲展出後一直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今次首次踏足亞洲。

古埃及人多有牙齒問題

另一具木乃伊「內斯達華狄特」則會以外棺、中棺、內棺及裹屍布分別展示形式展出,參觀者可以清楚看到棺木上的彩繪及棺底銘文。它在上世紀60年代用X光掃描時,因陰部有陰影被誤認為是男性,但新技術證實為中年婦女,更疑患有骨刺。
新技術同時發現不少古埃及人都有牙齒問題。名為「塔木特」的木乃伊採用石膏製模泥子棺方式製作,掃描發現身體多處都嵌有陪葬護身符,更患有齒科膿腫。裹屍布上披有精美珠網織物及黃金面具的祭司「艾爾都奴」,亦發現因齒科膿腫引致下頜骨質流失。
除木乃伊外,大英博物館亦借出逾200件古埃及藏品,包括放置木乃伊器官、以天神荷魯斯4個兒子為形像的「卡諾皮克罐」、與木乃伊一同長眠的紙莎草紙製「死者之書」、金字塔壓頂石、樂器、玩具等,呈現當時的生活及文化。
香港科學館館長(展品)陳淑文稱,今次是自1998年香港藝術館大英博物館展覽後,相隔近20年再有木乃伊來港展出。她指場地使用博物館級專業展櫃,參觀者與展品只隔一重玻璃,但同時連接保安系統,若有人大力敲打或破壞,能第一時間通知保安處理。
為了保護展品,場內溫度只有20℃,燈光亦較昏暗,參觀者宜帶備外套,拍攝時亦不可使用閃光燈。科學館料會有25萬人次到場參觀。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