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慈善機構及非牟利機構易成洗黑錢溫床,滙豐銀行昨推《防範金融罪行風險指引:慈善機構與非牟利機構》小冊子,羅列10大建議作為管治最佳準則,不過該行指,小冊子非開戶或盡職審查指引。
建議提及,慈善機構須確保保單、許可證等重要文件仍未過期;清楚紀錄及保存文件檔案程序;根據機構會章任命受託人或負責人員,確保他們了解其角色及義務;為每次會議撰寫會議紀錄;定期審閱所屬機構財政狀況;以正式途徑挑選、培訓及管理義工等。
須清楚大額捐款人身份
指引又指,機構須制定程序識別大額捐款人及受益人。滙豐工商金融中小企業主管陳慶耀舉例,在一些異常大的捐款下,例如機構三成至一半捐款來自同一個捐款者,須清楚知悉身份,亦不能以現金交易。
陳慶耀指,推出小冊子非因為任何特別洗黑錢情況,旨在提升非牟利機構的防範金融罪行意識,「好多時候非牟利機構委員會理事並非常任,而且是兼職形式,或會遺漏了部份管治程序。」他又指銀行會定期或不定期審查非牟利機構。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