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人民不會忘記(安裕) - 安裕

東西南北:人民不會忘記
(安裕) - 安裕

5月28日的支聯會六四遊行只有約1,000人參加,人數是九年以來的新低;去年六四燭光集會則是八年新低的12.5萬人參加,這兩個數字接年出現,不容否認,這場堅持了28年的抗爭,似乎已經陷入多年未見的低潮,疏落的遊行隊伍帶來一陣失望和嘆息。悲觀一端的看法是屠城史實正緩慢地從人們記憶當中一點一滴地消失;樂觀一端的期許是對於那年中國大陸民主運動及鎮壓的記憶或以另一種形式出現。然而就在這兩端中間的,則把這段親身經歷永遠鎖定在1989年的時空,尋且已經內化變成一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六四史實毋須口耳相傳,因為1989年其實就是如此的接近2017年的當下,職是之故,這才可以保存事件和人物原型不受歲月沖刷,更不虞成為歷史修正主義一派的戰利品。相當大程度而言,六四的記憶是很個人的回憶,人們會紀念那年從3月到6月其中的一天一事一人一物,是《人民日報》4月26日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是5月20日實施戒嚴令以及其後大舉調兵進入北京;是5月28日150萬香港巿民上街示威;是報章反對戒嚴呼籲軍隊站在人民一邊的廣告,每年六四前夕網上就有大批這些當年廣告的影印本,如今政壇紅人原來那時也曾義憤填膺過。共同記憶是6月3日深夜天安門一帶的砰砰大作槍聲,王維林京城大街隻身擋住坦克車陣,民眾推着身上躺血人的平板車奔走街頭,民主女神像暗夜之中隆然倒下,總有那年的一些事一些人是潛藏心底壓艙物。這些史實不容爭論,近幾年見有人質疑這質疑那,便會想起鄧小樺這段文字:你要事實嗎,過來問我就是。
正是每個人有着自己的六四記憶,這段歷史才會以各種形式留在香港社會:那年上街遊行振臂高呼大道東新華社外靜坐,一一都在春末夏初時分從記憶當中重新復現,大量的個人印記絕非二十多年來的悼念活動可以全部盛載,六四史實由此益發廣傳社會。近年引起爭論的悼念形式更不必爭拗,多元是文明社會主旨,各具獨特是城巿本色;最大共通點是表達對鎮壓和屠殺的強烈譴責,這一尺度從未稍變。當中,主要爭論矛頭指向支聯會一手包辦悼念六四活動,對於一個長達幾近三十年的活動而言,無論形式與內涵的調整皆有必要,正面來看,通過改變,更可從中賦予支聯會強大生命力。不過,亦有一種看法認為,分開舉辦悼念活動,將會淡化對六四的記憶。若係如此想法,則太過看扁香港巿民的自我認識能力,也太過小覷自己。
六四史實長留香港人心,除了是親身經歷,另外就是三十年來的中港變遷,留出空間讓人通過掌握現在來認識過去,對當年史實的本質作出補充與闡釋,在另一層面給予悼念六四更豐富意義:這一路途從六四前的中英關於香港前途問題談判開始,到六四之後的過渡期以至1997與其後的香港變化。民眾的六四記事結合目擊「一國兩制」生變,循此路回到起點,對於宏觀解讀六四、中港關係、回歸歷程這三點一線,浮現的是一幀幀深入人心的跨年代歷史真象。由於各人經歷不同,客觀上帶來層面廣泛對舊日的不能或忘。人民不會忘記,不僅是不忘1989年4月至6月的種種,而是釋放更多記憶,由此迸發追求民主的火燄。

良知令人難有藉口不譴責

六四遊行人數新低,悼念活動被轟形式主義吃老本「行禮如儀」,這些都是人所共知,如何扭轉低潮是未來重點所在,而非捨本逐末指摘運動遭人拆台,更毋須阿Q而稱「人少不代表甚麼」,事實就是事實,不必隱諱不言。再說,香港此刻仍有選擇的自由,人們可以不去六四遊行,也可不去維園燭光集會,然而28年前北京慘案依然歷歷在目,良知令人難有藉口不予以最嚴厲譴責。人們可以不在六四當天悼念,在其餘364天任何一刻也可;可以不必端着洋燭一個晚上,但心裏靜默一秒都是自由意志的彰顯;可以不滿支聯會是「大中華膠」,卻不等於自此別過臉對歷史當作視而不見。天南地北,各奔西東,你闖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路途腳程兩不相干,殊途同歸是相悖裏的一致,是對28年前追求民主而身死青年的憶念,是對他們初衷的永誌不忘。
毋忘歷史不分西東,前幾個星期法國大選揭盅當晚,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支持者雲集巴黎羅浮宮廣場,剛當選的馬克龍在涼風送爽的初春深夜,一眾人上台拉着手帶動全場引吭高歌《馬賽曲》予人印象至深。《馬賽曲》是法國國歌,也是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歌曲,當晚這一幕不免喚起人們對路易十六年代的法蘭西夫復至此的詰問,自況「改革一代」的馬克龍以此自勉絕不為奇。美國則有總統就職前夕到林肯紀念堂,左派的民主黨奧巴馬與右派的共和黨特朗普,都曾有在林肯巨像前肅穆靜思的一刻。東西文明之間縱有差異,然對於歷史的正視同是茍且不得,失去歷史猶如失去座標。不忘歷史,是為對信念的自我約定,亦是對一己敦促的自我期許。1989年較諸路易十六的1774年和林肯的1861年更接近今天;1989年其實就在口邊眼前,歷史活在我們當中,那年那夕,有如昨日。

安裕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