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六四又到了。今年的遊行人數據說創了歷年新低,後天的六四晚會估計人數還是不會少,因為許多市民已將這一晚的參與,列為每年必到的活動。參與這活動與其說是對「民主中國」的待望,不如說是對香港表達自由的守護:如果香港還能夠舉行六四集會,就象徵香港仍然有表達自由,參與的本身就表示對這種自由的珍惜。
但是,香港人參與六四的初衷,則已經漸漸淡去了。甚麼是我們的初衷?在八九民運之前,香港人普遍對香港的前途已感灰暗和絕望。所謂「民主回歸」,對大多數人和輿論來說,是冷漠的,社會意識的主流先是「反回歸」,而在中英聯合聲明使回歸已成定局之後,才有些人想用建立民主制度來抗拒強權,但社會的反應並不熱烈。許多人千方百計辦移民,南太平洋一些人口稀少的島國也到香港賣護照。徐克在六四後的一個座談會上,形容八九民運前的香港許多人有「等死」的感覺。北京的民主運動興起,香港人之所以熱烈支持和參與,是因為既然未來命運已跟中國連結在一起,因此盼望中國有民主而帶來香港好運,也就是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即使民運被殘酷鎮壓,但看到當時民運曾受到從最高領導層的趙紫陽、到各級幹部和廣大知識階層的支持,香港不分左中右包括新華社(中聯辦前身)也有人響應,加上全世界對中共鎮壓的譴責,因此許多人仍然相信極權統治難以持久。香港社會思潮傾向於「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民主」,而香港有民主才能對原有的自由法治和生活方式有保障。這是支聯會成立時的意識形態,也符合當時的社會主流意識。
28年過去,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發展,造就了一個無官不貪、全民挖空心思斂財,而一黨專政的權力也越來越絕對的社會。前兩天,中共各部門發出慶祝六一兒童節的通知,強調要「引領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也就是不容許人民有自主自由的意識。實際上,社會也充盈着造假斂財自保的氣氛,看不到老百姓包括青年學生有民主的訴求,中國民主變成連空想都不存在,支持建設民主中國恐怕也會成為中共願意納用的假話之一也。
至於中國民主而導致香港民主,聽來都會覺得是一個笑話。1984年鄧小平會見鍾士元等人時說:「港人治港的標準必須是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當然也要容納別的人,還可以聘請外國人當顧問。」近日張德江講話,說香港「必須由愛國者組成管治團隊」,愛國者已經不是「主體」而是全數了。而愛國者的標準,實際上就是「聽黨話、跟黨走」。
在一國大於和高於兩制的20年推演下,香港的現狀和未來其實都已很清楚。八九民運在大陸的「反官倒」早就落後於貪腐的發展而失去意義了,支持中國民主並期望帶給香港民主的支聯會初衷,幾乎在所有市民心中已沒有感覺。
現在面對香港難以阻擋的沉淪,要另闢蹊徑了。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