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香港置業,從來離不開二字,就是首期,很多人為了首期節衣縮食,但隨着金管局不斷加辣,收緊按揭成數,令置業難度大增,不過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近年發展商旗下財仔推出不同的一按及二按,幫助市民上車置業,但究竟係「幫你」定「害你」呢?
根據按揭統計數字,今年落成的新盤一按當中,由財務公司承造的一按宗數佔約16%,二按宗數佔約14%,這兩數字對比2016年均出現上升趨勢,由於新盤一按及二按是以低首期作招徠,吸引一眾沒有不夠首期的買家,而發展商提供的一按通常審批較寬鬆,部份發展商更豁免買家壓力測試及入息證明文件,不過要留意的是,會相對高息。
假設樓價600萬,買家向銀行承造按揭,即是6成,首期大約是240萬元,如果使用發展商的8成一按,買家只需120萬元便可上會,但息率較高,優惠期過後便會以P為計算,P越高,買家供款壓力越大,再加上加息因素,供款壓力隨時大增,總供款額亦一定較向銀行承造按揭為高。
以長實(1113)海之戀為例,近日推出第4款按揭方法,主要收入來自海外的買家可免壓測,借最多八成一按,最長25年,可選擇首3年供息不供本,按息以P+1厘計,現時P為5厘,換言之,按息高達6厘。長實投資董事郭子威明言,上述樓按是針對主要收入不在香港的準買家,「啲客本身有能力,但俾壓力測試影響入市意欲」,同時強調「我哋唔係反擊或者對抗金管局,而係畀多個靈活選擇客戶」,最諷刺的是,看似幫助買家置業,實際卻「搵笨」。
以樓盤三房戶10座6樓A室為例,折實價946.5萬元,首3年每月供款37,860元,其後22年是每月51,722元,即是說,選擇最新財仔八成一按連本帶利逼近1,700萬元,貴逾六成。
筆者不禁一問,真的幫助買家嗎?表面上付出少一點首期,實際總支出更大,以一般銀行按揭購買上述單位,總貸款額連利息及首期只約1,034萬元,發展商的「財技」似乎只有「蠢人」才會上當吧。
記者:陳家銘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