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康文署刪去《華僑日報》和《工商日報》報眉的中華民國紀年,被質疑是政治審查。資深傳媒人鄭明仁指,香港報章早年多用中華民國紀年,直至80年代商討主權移交,報章才逐步轉用西曆。
中共建政前已創報
鄭明仁批評康文署做法不尊重歷史,「歷史就係歷史,唔容許你配合某段時間政權或者政治形勢,去改動人哋基本資料」。
鄭明仁指,早年香港報紙大多數用中華民國紀年,包括《天天日報》、《星島日報》、《申報》、《成報》,「幾乎你數得出都係,除咗《文匯》、《大公》」。他解釋,部份報紙在中共未建政已發行,故一直採用中華民國紀年,中共建政後仍未有改變,直至80年代政治形勢轉變才有改變,「上面好似有人傳話,𠵱家已經簽咗《中英聯合聲明》,大家應該人心回歸,你哋用中華民國招牌冇咁好」。
翻查資料,康文署引述《工商日報》報道,註明獲何鴻毅家族批准轉載,鄭明仁估計報章後人不會追究事件,但老一輩報人和歷史學者要發聲,「就算有中華民國幾多年有乜所謂?呢個係歷史嚟,唔通將辛亥革命歷史改過晒?」
■記者潘柏林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