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買樓一戰成名華人地產商睇好南加樓市

逆市買樓一戰成名
華人地產商睇好南加樓市

2008年美國爆發次按危機,股市及樓市大跌,引發起全球金融海嘯。不過對於南加華人地產商誠保利集團(Singpoli)行政總裁許堅(Kin Hui)卻是一個契機,促成2009年洛杉磯縣最大宗商廈收購,令公司聲名大燥;2010年更獲選為成為美國頭50名新買家。《蘋果》專訪了這位逆市贏家的營商之道,以及對於地產後市看法。
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08、09年時對好多地產商都是一個衝擊,亦是一個危機,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商機。」許堅本着「別人恐懼我貪婪」的信念,在2009年低位掃貨,買入以前買不到的靚地段及好項目。由於當時市場交投不活躍,誠保利進取作風在當時成一時熱話,「當時大家都不看好,覺得市道仲會塌,價錢不知跌到幾時,以理性觀點去睇,做房地產最緊要知泡沫在哪裏,當時泡沫已經消失,價錢已經非常低,地價便宜到不用錢,但回報高達8至10厘。」

就以當年最轟動的帕薩迪納商廈,他計過回報率高達10厘,加上做了壓力測試後,出租率由九成跌到六成仍然可以收支平衡,所以令他最終出手買下來,2009年買入價5,200萬美元(約4億港元),到現在市價已經超過1億美元(約7.8億港元),成為逆市贏家。

就算當年買入的大廈已經升值逾倍,但許堅仍然惜貨待沽,「我仍然看好後市,原本擔心2018年會有回吐,但相信影響不大。」雖然不少公司趁高位出貨,但許堅仍然看好後市,所以選擇繼續收租,他認為未來美國經濟會好大轉變,製造業會陸續回流,而公司稅如果如特朗普承諾減15%,將會大力刺激經濟。

自17歲前來美國讀書,許堅大學畢業後就決心創業,將父親在香港的招牌於加州發揚光大。在加州房地產界打滾逾25年,許堅現時手上有逾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資產,投資組合亦相當平均,除了商廈外亦有酒店項目及住宅,收入近2億美元(約15.6億港元)並每年遞增;他認為做房地產最重要是槓杆比率不要太高,要量力而為,所以誠保利的槓杆比率約五成。除了投資地產外,亦有發展金融服務、媒體業務及酒店餐飲,各部門環環相扣。

最近誠保利獲西科維納(West Covina)政府邀請發展前堆填區地段,200畝土地中有部份土地是垃圾山作綠化用途,約60英畝將會發展成綜合項目,包括酒店、住宅、VR公園等,並邀請了蘭桂坊集團作顧問提供意見,未來不排除合資此項目上。寓工作於娛樂的他表示,現正計劃在該地段建一個摩天輪,可以飽覽360度景色,「可以食飯,有不同的服務,希望大家覺得係一個放鬆的地方。」

談起整個加州的房地產市場,他表示廿多年前主要是台灣或香港在這邊搞房地產,現時都是中資的發展商為主,規模亦愈為愈大,「我覺得愈來得多地產商是一件好事,證明這裏的房地產有前景。」他又指雖然愈來愈多人分這塊餅,但中間不存在競爭,反而有更多合作空間,華人現時投資的亦不只是華人的地區,亦有更多精華地區,所以是一個正面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