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作為言論自由及尊崇法治的城市,香港給人表達訴求的權力。隨內地民眾來港越來越方便,曾有內地訪民將香港當成喊冤之地。直至他們明白在香港喊冤根本無助解決他們的冤情,才漸漸到歐美等地海外喊冤。
上海「東八塊」拆遷戶代表、移居香港的沈婷,組織上海訪民到香港成立「中國冤民大同盟」,在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在香港公開鳴冤叫屈,引起國際輿論關注,令內地當局顏面大失;這些訪民們遂被內地當局視為眼中釘,禁止出境。
內地上訪飽受冷眼
訪民奚國珍指,她在上海上訪了10多年,上海政府就是推諉,去北京上訪也沒用,被抓回來幾十次;她把希望寄託在一國兩制的香港,希望通過香港人大代表和人權機構引起內地關注,助她解決問題。年近八旬的訪民林繼亮更是3次到香港喊冤,儘管每次回到上海公安都聲稱要給她顏色看,但她表示不後悔來香港減冤,「香港人有同情心」。
「我知道來香港喊冤幫不了我解決問題,但是有一個地方讓我把冤訴了,把想說的話說完,我就是死也瞑目了。」有湖南訪民對記者坦承,在內地上訪喊冤沒人同情,飽受冷眼,到香港找團體和志願機構表達訴求,反映遭遇,雖然無人可以承諾一定幫到他,但已感到「香港就是天堂」。
近幾年,中國公民出國日漸普遍,內地大城市訪民出境喊冤訴苦也漸向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轉移,尤其是習近平等中共領導人出國訪問時,訪民如影隨形申冤訴苦、示威抗議,已成慣例。近幾年,習近平每次訪美,都遭到來自中國訪民組團攔截喊冤,便是證明。
《蘋果》記者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