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舞台劇聚焦黃藍對話編劇指屈穎妍故事令自己反思

六四舞台劇聚焦黃藍對話
編劇指屈穎妍故事令自己反思

【六四28周年】【本報訊】六四28周年,由全城滿腔熱血高呼「平反六四」,到近年新一代反問「與我何干」,悼念六四活動在香港已換上新的意義。「六四舞台」自2009年公演至今,政治氣候劇變,既然市場不接受「大中華膠」,今年就把焦點放在黃藍兩陣對話,以《傷城記》說香港人傷心與傷害的故事。
記者︰梁佩珊

回歸那年的六四,港人擔心是最後一次燭光集會,近年卻已被視為行禮如儀。導演李景昌說,今年香港回歸20年,每到周年都是回顧再展望的日子,「六四都同樣要做呢樣,回顧係要嘅,但我哋過往已經回顧好多,咁係咪我哋都要展望呢?」編劇何敏文亦坦言,「作為香港人,喺香港呢個環境,當下一定係諗當下嘅事」。

《傷城記》男女主角相識於1997年,20年後各走極端,與社會一樣變成無法溝通的黃藍兩派。張柏基攝

導演李景昌指新劇少觸及六四歷史,但精神不變。

屈穎妍

側寫六四 本土問題更迫切

「我哋追尋咁多年,答案係點呢?得到呢啲答案係咪可以消化沉澱,成為新嘅元素,我問自己時,都覺要昇華至另一層次。」導演李景昌首次參加「六四舞台」製作時,眼見舞台劇的入座率大不如前,不只是人心思變,不只是六四未出世的一代長大了,更是因為政治氣候大變。編劇何敏文說,即使最初監製邀請她寫劇本時,亦純粹說只需寫「六四舞台」的本土劇,當香港有更迫切的問題,今日已不能以首演時血淋淋坦克車的歷史故事為藍本,故借兩個有六四背景的記者道出現時香港的政治日常。
《傷城記》側面描寫六四,1997年6月4日,男女主角因記者身份相識,結婚至今20年,二人各向極端,女主角成為「藍絲」專欄作家,為梁振英站台,直至男主角企圖自殺,二人始重新對話。何敏文強調,劇本並非影射任何人,但藍絲作家屈穎妍的故事確實令她在寫劇本的過程反思良多,冀藍黃兩大陣型能夠重新對話,「係咪政見唔同就要絕交?」
今年碰着回歸20年,「我哋提醒緊黃絲,20年你哋要變喇,要做啲嘢,唔可以再每日如是;同樣地都提醒緊藍絲,係咪大家要繼續對峙落去,繼續唔溝通?」導演李景昌說,50年不變,但已經變差了,「我哋都想話畀人知,都要心存希望,否則會慢慢崩潰,大家都問緊之後30年點行」。李續指,新劇較少觸及六四歷史,但民主精神不變。雨傘運動的起點,與六四起點相似,當下社會是由歷史一路走來。編劇何敏文說,兩者都是追求民主,「六四走出來的人,他們死了,不是要你記住佢個名,而係記住佢哋背後的精神」。

六四舞台《傷城記》

時間:6月10至11日(下午3時)6月9至11日(晚上8時)
地點: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票價:$180
網址: http://www.stage64.hk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