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日,中共嬖幸梁愛詩出席佛誕活動,乘機教訓港人說:「香港人應以佛陀為榜樣,深刻反省,多點包容,少點執着,就可減少佔領運動之類紛爭。」梁愛詩真會佛頭放糞。
佛陀論政,以「治國以正,刀杖之惱,不加吏民,風雨時節,五穀豐熟」為美,而以「治行暴虐,不修正治,國民貧困」為惡(《長壽王經》)。佛經從來沒有教人「多點包容」惡政,「少點執着」理想。《舊雜譬喻經》卷上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安樂國,朝野都不知「禍」為何物,往鄰國求買。天神化身為人,到市中賣禍母,其狀如豬。安樂國買得禍母之後,「諸郡縣擾亂」。朝臣上奏說:「此禍母致使民亂,男女失業,欲殺棄之。」國王說:「大善!」只是那禍母刀槍不入,火燒不死,已難復制。一九四九年,中國也迎來了禍母。佛陀為其「刺不入,斫不傷,掊(擊)不死」而歎息,怎會譴責冒險刺之斫之掊之的壯士。須「深刻反省」的不是佛陀,也不是香港小市民。梁愛詩要說「多點包容」的大道理,請向「刀杖之惱,專加小民」的屠城政權說。
《景德傳燈錄》卷七載:唐朝大臣崔群遊寺院,「見鳥雀於佛頭上放糞」,問和尚,和尚反問說:「是伊(鳥雀)為什麼不向鷂子(鷹隼)頭上放?」換言之,鳥雀也知佛陀慈悲可犯,兇狠鷹隼則侵犯不得。這一定就是梁愛詩和香港佛教領袖專向佛頭放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