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新興市場轉勢吸資瀚亞:一帶一路概念難再炒

指新興市場轉勢吸資
瀚亞:一帶一路概念難再炒

【本報訊】新興市場逆轉走資局面,5年來首度吸資,管理新興市場基金的瀚亞投資客戶投資組合經理Samuel Bentley預料,新興市場中期可進一步獲資金青睞,但中資科技股估值已昂貴,應轉吼工業及金融股,而對於鬧烘烘的一帶一路概念,他認為已沒有短炒機會。

中資科技股估值太昂貴

Bentley表示,整體新興市場市賬率(PB)僅1.7倍,低於其長期均值與成熟市場,加上機構投資者普遍仍輕倉,意味資金有空間進一步流入,但更重要的是具盈利支持,「我們去年看到新興市場企業盈利開始改善,企業整體已開始削減成本與資本開支,並進行重組,以提升股東回報率」。
Bentley管理的全球新興市場動力股票基金,以南韓及中國股票佔最大持倉,比重分別為25%及19%。港上市的建行(939)、工行(1398)及中石化(386),均在其基金十大持倉之列。不過Bentley透露,旗下基金正略為輕倉中國股票,因科技股是中資股最大板塊之一,但不少中資科技股估值已十分昂貴。
環顧一眾中資股,他認為仍然有估值吸引的投資機會,如工業股及金融股,而包括資源股在內的新興市場周期股,估值亦見便宜。

美循序漸進加息影響微

對於一帶一路投資題材,Bentley卻不太熱衷,「現在其實很難從中賺錢,因為很多相關股份已上升,短炒機會或已過去」。提到內地去槓桿力度一直未見放鬆,會否擔心不利中資股盈利,他表示內地有能力讓經濟由高速增長過渡至適度增長水平,又認為中國其實與環球其他國家一樣,正嘗試將已長期處於低位的利率上調至正常水平。
對於美國加息,Bentley則不擔心,指目前加息速度緩慢且循序漸進,加上新興市場利率遠高於美息,意味有套息交易支持;另內地企業大部份債務以人民幣計價,美息上調對其債務水平影響有限。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