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價股一周:大額淡倉難掩飾 - 梁杰文

細價股一周:大額淡倉難掩飾 - 梁杰文

證監會今年3月起擴大淡倉申報範圍,任何投資者淡倉淨值高於上市公司市值0.02%或3,000萬港元,每周收市後便有責任向證監會作出申報。與以往港交所每日公佈個別股份的當天沽空金額不同,證監會的淡倉數字更準確及重要,一時間令市場上所有大額淡倉曝光,淡友舉動表露無遺。

以中國恒大(3333)為例,3月中至5月中淡倉數量淨增1.3億股,股價上星期起暴升五成,星期一高見15.78元,這批新造淡倉,累計賬面虧損驚人,不排除部份淡友被迫斬倉,需要高位補貨止蝕離場。同樣情況出現於不少中資股身上,如中國平安(2318)及招商銀行(3968)本月各漲逾15%,對淡友來說,確實「五窮」。
現時申報日子設定為每周最後交易日,期限為申報日後兩個營業日內。證監會通常於三天後公佈合併資料,5月19日的淡倉數據已在網上公佈,不少投資網站如webb-site.com再將資料整理,把每周變化、淡倉價值、佔已發行股本等資料詳細列出。證監會的申報制度豁除透過衍生工具持有的淡倉,若投資者透過衍生工具造淡,如認沽期權,並不需申報。

證監會持牌人,沒持以上股份

梁杰文
財技學人
本欄逢周三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