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不理環保團體反對,堅持耗資2.08億元在大埔龍尾泥灘建造人工沙灘。保育人士非坐以待斃,守護龍尾大聯盟連月來積極記錄這個天然泥灘的珍貴生態。聯盟發現,今年有大量海牛聚集在龍尾灘繁殖,數量最多又成功生兒育女的是煙枝鰓海牛(黑色體),聯盟更首次在龍尾錄得節慶多彩海牛(Hypselodoris festiva)。
記者︰李詠希
龍尾人工泳灘已於今年開工,守護龍尾大聯盟表示,最近數月,龍尾的海岸仍然是眾多海洋生物的繁殖場所,海星叠海星,以及眾多的小如指頭的年幼海星,滿佈在沙質的潮間帶上。其他的魚蝦蟹等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也是忙着交配和繁衍下一代,久未一見的頑強黎明蟹(Matuta victor)被發現僅有雄性出現。
聯盟稱,今年最特別的是,有眾多的海牛聚集在龍尾灘繁殖,數量最多又成功生兒育女的煙枝鰓海牛(黑色體),幾乎是佈滿整個泥灘。聯盟更首次在龍尾發現節慶多彩海牛。
聯盟重申,不管是生態、地理還是交通,龍尾均不適合興建人工泳灘,只會是另一個大白象工程。政府唯發展至上的政策,是愚不可及,警告往後只會有更多個「龍尾」。
斥環保署「自己工程自己批」
聯盟斥,龍尾事件暴露了現時環評制度的嚴重不足,顧問調查馬虎,漁農自然護理署不惜犧牲專業操守為工程護航,又批評環保署既是項目倡導者,顧問為環保署撰寫環評報告,最後又由環保署批准,「自己工程自己畀意見自己批」,強調應還權於民,升格環境諮詢委員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公共機構,並把審批環評的權力轉到新的機構。
環境保護署回覆稱,有關工程項目的環境評估報告是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法定要求,在諮詢環境諮詢委員會及公眾意見後,獲得批准。政府部門會進行緩解措施,並進行環境監測及審核。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