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習近平父親習仲勛70年代末主政廣東,處理過大逃港問題。陳秉安說寶安縣人一直感念習:「大逃港頑疾中共30年都沒搞定,就是在習仲勛手中治癒的。當年他們處理大逃港的做法,的確值得今天領導人好好借鑑。」
1978年7月,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勛在寶安縣沙頭角第一次看到了中英街,一街之隔,香港那邊繁華熱鬧,而腳下這邊卻荒涼冷清。不久後習敦促開放,宣稱:「如果廣東是一個獨立王國,經濟早就上去了!」曾為黨媒記者的陳秉安回憶當年曾問過習為何這麼大膽,講這樣激進的話?「他很感慨地對我說,我們共產黨對很多問題的認識,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是一步一步提高的!」與《蘋果》的採訪中,陳秉安透露不少他沒有寫進《大逃港》的內容。
准港商沙頭角私開工廠
當年內地定性逃港為「叛國」,習仲勛主政廣東後多次到寶安縣調查研究,看到邊境一些村十室九空,內地和香港巨大的生活差距令他十分感慨,下令將偷渡定性為人民內部矛盾,而不是敵我矛盾,陳說:「在當時內地仍大講階級鬥爭的年代,做這樣的決定是要冒很大風險的。」
有一次習到寶安考察,有些村官提出應當開放邊境讓人自由出入,陳說:「習仲勛不但沒有訓斥,反而說,你們要我開放,可以,但年輕人都跑了,留下老弱婦孺怎麼辦?誰來照顧?你們幹部負擔得起嗎?關鍵不是放不放,而是如何吸引人們留下。」
另一次習在沙頭角見到一間作坊在加工塑膠花,時任寶安縣委書記方苞告訴習那是香港老闆來料加工,居民一日可賺8元。當時私允資本家辦廠是違反國家政策的,陳秉安說:「『有這個收入不逃港了,甚至有逃過去又回來了』方苞講完心驚驚看習書記反應,沒想到習聞之大讚:『這個方法很好,值得推廣!』」
習仲勛退休後長住深圳迎賓館直到去世。深圳特區建成20周年,陳秉安見到習,並告知他準備寫《大逃港》一書:「他說:『好啊!這個歷史應該記載下來』態度非常開放。」陳感慨,現今的當政者如能有習仲勛胸懷才志,香港幸莫大焉。
《蘋果》記者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