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矛盾中落幕 與特朗普不歡而散默克爾:歐洲今後不靠英美

G7矛盾中落幕 與特朗普不歡而散
默克爾:歐洲今後不靠英美

七國集團(G7)峯會上周在歐洲領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之間的矛盾中落幕。面對歐美關係出現自二戰以來的最深裂痕,加上英國脫歐在即,一向慎言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前日宣告歐美關係進入新一章:歐洲今後不能再依賴美國,應當團結自強迎接未來挑戰。

默克爾在慕尼黑為9月國會選舉舉行造勢活動時,向在場約2,500名民眾表示:「我在過去數天體會到,我們能完全依靠別人的時代已結束。」作為歐盟重要領袖,她呼籲歐洲人「必須用雙手掌握自我命運」、「為作為歐洲人的將來和命運奮鬥」。不過,她強調歐洲仍須與美國、英國以至俄羅斯等維持友好關係。現場觀眾向她報以一分鐘的歡呼喝彩。

默克爾上周在意大利西西里島出席G7峯會,跟特朗普話不投機,認為歐盟不能再依賴美國。美聯社

特以一對六拒《巴黎協定》

儘管默克爾沒有指名道姓,但她的講話明顯衝着上周與歐洲各國領袖不歡而散的特朗普而來。特朗普先在北約(NATO)峯會上,怒罵各國拖欠軍費;其後在G7峯會又因質疑《巴黎協定》跟各國領袖舌戰,被默克爾形容他「以一對六」受到孤立;他亦對德國向美國輸出汽車表達不滿,直言「德國人很壞」。此外,時值英國正逐步落實脫歐,英歐關係晦暗不明,默克爾的言論亦反映歐盟對前境的憂慮。
默克爾昨日再補充,指掩飾與美國總統在氣候變化上的分歧並不正確,又指在G7的爭辯,證明要令《巴黎協定》成功有多困難。

二戰以來歐美最大裂痕

《華盛頓郵報》認為,默克爾的「歐洲自強」宣言雖然或多或少是選舉辭令,但是正因為歐洲及德國與特朗普政府的關係惡劣,她才能藉用抨擊美國作為拉票手法。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主席庫普錢表示:「特朗普正製造自伊拉克戰爭甚至是二戰以來,最大的跨大西洋裂痕。」美國可能因此自食惡果,「舉例說,假如伊朗核協議被拉倒,歐洲可能不會在發生危機時支持特朗普」。
然而,特朗普並不自覺可能埋下禍根,前日仍在Twitter吹噓他的歐洲之旅「艱苦但收穫甚巨」。相反,英國馬上向默克爾派定心丸,內政大臣盧綺婷昨表示「在我們開始脫歐談判的同時,將向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保證,我們仍然是他們的強大合作夥伴」,並寄望英歐在防衞、安全及貿易議題上依舊緊密合作。
日本共同社指,日揆安倍晉三有意充當歐美之間的調解橋樑,如G7首腦宣言寫入「反對保護主義」就可能是安倍說服特朗普的功勞。惟歐美之間裂痕已成為公開事實,要修補關係困難重重。
路透社/美國《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