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網絡創新科技的危與機

基金觀點:網絡創新科技的危與機

物聯網的出現,連線工具透過感應器及雲端運算的平台運作,意味只需入侵一件日常順手拈來的物聯網產品,如嬰兒監察器、wifi連線玩具、智能雪櫃,即有可能入侵重要的基建網絡,例如輸電網、甚至乎核電廠。這憂慮似乎有點杞人憂天,但實情並不盡然。
近期電腦病毒攻擊事件規模影響全球20萬台電腦、超過150個國家,規模前所未見。不過,勒索病毒(Ransomware)並非新鮮事,2016年第四季就被辨識出超過400種不同的勒索病毒,其中第一個物聯網勒索病毒Mirai就造成企業超過數億美元的損失。去年10月,專門針對物聯網開發的惡意軟件Mirai,肆意攻擊多個知名網站,當中包括Amazon、BBC及瑞典政府機關等等,造成歷來最大規模的網絡攻擊之一。
汲取教訓,對於針對物聯網設備漏洞所散播的網絡病毒,大家不敢再掉以輕心。說到底,網絡保安理應與科網技術同步發展,科網業越趨蓬勃,意味保安需求亦增加,其發展空間之大毋庸置疑。有業界估計,至2050年,全球網絡保安業總值將高達5,000億美元。

全球網絡攻擊的個案和種類未來預計將持續上升,政府、企業甚至個人用戶將加大投資加強網絡保安,而提供網絡安全方案的公司將受惠,為投資者帶來機遇。市場上不乏具規模的網絡保安公司,有專門提供電郵保安的,有強調保護、備份與復原、管理大量資訊的,有透過雲端安全技術、存檔以及連續性服務以提供電郵風險管理的,它們當中不少已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近年更透過併購以擴展公司業務。亦有公司研發數碼抗體,讓電腦透過大量數據開採,學會防止、減慢和破壞網絡攻擊。概念等同人類的抗體,既然不能阻止軟件病毒感染,倒不如從內部開始進行防禦和抵抗。
除了這些已發展成熟的公司,投資者還需留意與生物辨識技術、電子支付、監察及進出管制系統相關的保安產品,這些將會是未來科網業在安全問題上值得關注的領域,投資潛力不容忽視。
資料來源:百達資產管理

百達基金
http://www.pictetfunds.hk

本資料的資訊和數據僅供參考,不得視為要約或游說在任何司法管轄區買入、賣出或認購任何證券或金融工具。投資涉及風險。過去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指標。在作出投資決策前,投資者應參閱發售文件。本資料所載的資訊、意見及/或估計反映發佈本資料當日的判斷,可作更改而不予通知。有關資訊並非根據任何特定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標、財政狀況或要求擬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策略適合或適用於個別投資者狀況的陳述,亦不構成個人推薦。若有任何疑問,請尋求獨立建議。
本資料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或任何其他監管機構審閱。本資料由百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發佈。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